“全国通办”改变了什么?

  • 身处异地,办理出入境证件,能不能省去“回乡跑”?如今,这个想法正在全国变成现实。

    今年4月1日起,国家移民管理局推出出入境证件“全国通办”新政,内地居民可在全国任一出入境管理窗口申请办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护照、往来港澳通行证和往来台湾通行证,千里迢迢返乡办证已成过去时,异地办、就近办不再停留于梦想之中。

    新政推出近一个月来,有怎样的实施效果?究竟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变化?笔者进行了调查。

     

    理念在变

    从“从严限制”到“全面放开”

    说起8年前的一次办证经历,兰州的王宇至今记忆犹新。那时,长期在沈阳工作的他,有一次被安排出国考察,为了办理护照,坐了2天火车赶往兰州老家,等到了办证大厅,走近柜台,掏出证件,不成想,户口本落在了沈阳。“来回两趟,折腾了将近两周的时间。”忆往昔,王宇满腹苦水。

    异地办证?过去没人敢说行。曾几何时,内地居民申办出入境证件只能到户籍地办理,来回跑、长途跑、多次跑,给群众办证“添了不少堵”。

    变化始于2012年,北京等6个城市开始试点就业、就学、户籍居民配偶、子女等人员异地办证;2013年,试点范围扩大至43个城市;2016年,居住证持有人可在居住地异地办证;2018年2月,放开省(自治区、直辖市)内异地办证,全面放开户籍居民配偶、父母、子女异地办证。

    2018年4月,随着国家移民管理局成立,一场深化移民和出入境领域“放管服”改革的加速跑开始全面发力。新机构成立伊始,就以壮士断腕的勇气,从群众办证中的“苦事”“烦事”“难事”入手,切中肯綮,打通证件审批服务的“肠梗阻”,在不到一年时间内相继推出十余项改革新政,蛰伏已久的改革动能被激活。受此牵引,异地办证政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内地居民可在全国范围内异地申请换(补)发出入境证件。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随着前期改革红利的充分释放,老百姓对办证便利化的期待和诉求也在“水涨船高”。据统计,2018年全国流动人口已经达到2.4亿,大约每6个人中就有一人身处异地。如何实现出入境证件办理流动人口全覆盖,摆在了这个刚刚满岁的新机构面前,成为一道不容回避的新课题。

    经过一场场调研、一次次论证,全面改造信息系统、审慎试点完善,一项旨在全面取消地域、城乡和人群限制的出入境证件“全国通办”新政呼之欲出:改变了以户籍地为出入境证件申办地的传统做法,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现代通信手段,实现流动人口异地办、就近办。

    “‘全国通办’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着眼于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办理出入境证件的新期待,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移民管理工作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国家移民管理局副局长尹成基表示,新政体现了公共服务从“有没有”向“好不好”的转变。

    从“从严限制”到“逐步放开”,再到“全面放开”,对群众出入境活动的管理服务,体现更多的是公民和国家的关系,而不再是居民和户籍地、居住地的关系。理念转变的背后,凝结着出入境管理“跨越式”发展的点滴之功,彰显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创新与自信。

     

    距离在变

    从“长途跑”到“就近办”

    “幸福来得太突然!”在成都市公安局出入境接待大厅,户籍地在湖北恩施的袁洁感叹,“以前办护照,需要两地来回奔波,耗时耗力。现在只需一张身份证,手续办理30分钟就够。”

    感受到新政“春江水暖”的,还有在上海居住了11年的杨忠义老人。4月1日,杨忠义早早来到上海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办证大厅,准备申办往来港澳通行证手续。问到“全国通办”带来的变化,老杨算了一笔账,“搁到以前,办证还得往黑龙江老家跑,机票加上路途花销,没个4000块钱,拿不下来。”

    群众的纷纷点赞,源于“全国通办”实现了“三个都能办”:一是全国各地都能办。内地居民可在全国任一出入境管理窗口申办出入境证件,申请材料与户籍地一致。二是内地居民都能办。不受户籍地、居住地等条件限制,内地居民均可异地申办出入境证件。三是出国出境证件都能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护照、往来港澳通行证、往来台湾通行证等都可异地申办。同时,异地申办赴港澳台团队旅游签注可在自助签注机上办理,立等可取。

    “对于内地居民来说,既节省时间成本,也节约吃、住、行费用,据估算,仅交通费一项,第一年度可为群众节省200亿元以上;对于各类市场主体来说,公司企业外地员工出国出境不再需要回户籍地办理出入境证件,有利于减少因员工请假停工减产带来的损失,提高因商务活动办理出国出境证件时效,节约经营管理成本。”尹成基说。

    成效如何,数字最有说服力。“全国通办”新政实施前三天,全国共受理异地申办出入境证件和往来港澳台团队旅游签注29.8万人次,其中普通护照7.4万本、往来港澳通行证6.5万本、往来台湾通行证2万本、赴港澳台团队旅游签注13.9万个。

    只有管得好,才能放得开。面对这道“安全”与“服务”的辩证题,全国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始终保持着清醒。“确保办证的高效率,确保服务的高质量,确保审批的高标准。”国家移民管理局公民出入境管理司负责人闵海云表示,“各地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对群众各类申请要严格执行‘只跑一次’制度,不能增加额外条件手续,也不能带来程序的烦琐。同时,对于法律规定不准出境的人员,在户籍地办不了出入境证件的,在全国任一出入境管理窗口同样办不了,切实防范新政实施后管理管控方面可能存在的风险,以更好地维护国家安全,维护正常的出入境管理秩序。”

     

    手段在变

    从奔波腿脚到划动指尖

    “全国通办”的核心和难点是“通”,只有数据连通了,流程再造才能实现。

    “不需要预约,也不用排队,3分钟就办完了。”安徽池州的赵翠芳将往来港澳通行证插入往来港澳台电子签注自助办证机内,轻点几下屏幕,就拿到了印刷一新的通行证签注。虽然对“大数据”原理不太懂,但赵翠芳感到了,“办签注就像到ATM机取钱一样方便。”

    “以前,自助签注机只针对有本地户籍的申请人开放,如今,外地户籍赴港澳台团队旅游签注,也可以在这台机器上申办,办理期限从原来的20天缩短至立等可取。”国家移民管理局出入境管理信息技术研究所负责人彭玲表示。

    据统计,目前全国有1亿多非户籍常住人口成为此项新政的受益对象,他们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地区。这些地区的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将面对比其他地区更大的办证压力。如何应对证件办理服务需求高峰?“这就要求我们加强科技应用,不断拓展网上办理事项,优化申办手续流程,提高审批管理效率,努力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彭玲说。

    据了解,4月1日,国家移民管理局同步推出政务服务平台,用户可通过服务网站、“移民局”APP和第三方平台小程序等形式,实现证件预约申请、往来港澳台旅游签注办理、证件申办进度查询、证件信息查询、出入境记录查询、办事指引查询等功能的“掌上办”和随时办。

    通过工作人员的操作演示,笔者发现,用户在注册登录绑定身份之后,可以在全国范围内选择办理大厅进行出入境证件办理预约,还能够线上完成以前必须“跑一趟”才能办结的事项。出入境记录查询服务更是便捷,用户按照指引操作,就可在手机等移动终端查询本人出入境记录,同时生成经国家移民管理局电子签名的电子文件,与盖有公章的同类纸质文件效力相同。

    服务“上了网”,个人隐私如何保障?国家移民管理局信息科技司发展指导处负责人阳英介绍,为保证用户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用户在政务服务平台上办理相关事项需要进行实名注册,同时在办理往来港澳台旅游签注、查询出入境记录和证件信息等事项时,还要进行人脸的实人认证,确保系本人办理。

    “24小时不打烊”的服务平台意义几何?专家认为:此举是撬动移民和出入境领域“放管服”改革的“支点”,通过“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实现了不见面也能办成事,保证了事项办理的公平公正,增强了群众在办理出入境证件方面的获得感,从而提升了政府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