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06-19 来源:文/ 黄 波
-
6年的公益行动,3万公里的爱心之路,2万余册的书籍,9000余件的衣物,在公益之路刻下这绚丽之花的是上海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金山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民警许华。开展爱心捐赠、创建爱心图书馆、牵线结对助学,传递温情、送上关爱,一次又一次、一桩又一桩,公益之路上她的脚步不停息,爱的故事一串串。
初衷,圆山里孩子的读书梦
“我没有经济能力去建希望小学,也挤不出足够的时间去支教,但是为孩子们捐些书籍、衣物,力所能及地去帮助他们,以绵薄之力给他们一丝温暖,让我感到很开心。”每每谈起做公益的初衷,许华的回答几乎相同。
2014年初,许华第一次前往云南山区参加爱心捐赠活动。7天里,淳朴的孩子们让她既心疼又感动。许华清楚地记得,在那节彩泥课上,当她把一件汉堡模具发到一个孩子手上时,孩子一把抓起就往嘴巴里塞,许华连忙拿手去抠。“阿姨,我从来没吃过汉堡,原来汉堡是这个味道啊。”孩子的一句话让许华心酸得想落泪。
从那时起,许华对自己许下了一个承诺:每年一定要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从此以后,从青海玉树到四川大凉山再到云南独龙江,许华的爱心之旅跨越了西南地区十余所小学和村落。
艰险,让初心历久弥坚
云南独龙江,地处滇藏交界的峡谷深处,该地区环境恶劣,年降雨量超过4000毫米,道路经常被雨水引起的泥石流和山体塌方阻断,因此独龙江公路被称为中国最危险的公路。2016年7月的独龙江之行,让许华至今记忆犹新。那次进山,车子恰巧遇到塌方,“当时车轮外侧已经在盘山路的最边上了,再往外两厘米就是不见底的深谷。”许华回忆道,“那一刹那,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生怕呼吸影响车的平衡。”好在有惊无险,车子载着人和物资安全到达独龙江迪政当村。看到孩子们爱不释手地捧着图书开心地翻看阅读时,许华心里满是欣慰。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恶劣天气还是不期而至,7月6日凌晨4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把许华几人从梦中惊醒。原来暴雨即将来临,村民来通知他们立即撤离,否则一旦公路塌方,他们将会被困在村子至少一个多月。来不及洗漱,迅速收拾行李,许华几人离开村子的时候,村民和孩子们早就等在村口为他们送行。此时雨量已经逐渐增大,孩子们在雨中踮着脚尖,用力把小手伸向最高,希望他们的“爱心妈妈”能看到,能再回来看他们。许华把头伸出车窗,不停挥手,脸上湿漉漉的,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
坚守,公益之行乐此不疲
“你这样下去要出大问题的!”常年受颈椎病折磨的许华已经不是第一次听见大夫这样给她敲警钟了。许华也感到颈椎神经压迫带来的头晕、手脚麻木等问题越来越严重,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她做公益的热情。
2017年7月,在做完第三次颈椎手术后,许华又一次踏上了前往云南山区的路,在山路上颠簸8小时的滋味,让许华苦不堪言,“到达目的地后,当时38摄氏度多的高温天气,站在大太阳下面,仍然觉得脖子后面冰冷,手脚冒冷汗。”如今,在公益之路上许华仍然乐此不疲,只是临行前,她会早早地打上银针,往行李箱多放几贴止痛药。
传承,女儿接过爱心接力棒
随着公益之路越走越远,许华逐渐发现了公益活动对塑造人生价值观、锻炼身心的好处。于是她萌生了“要把公益之心传递给下一代,把小爱洒满家庭,把大爱传递到社会”的想法。于是,每逢节假日,她就带上女儿小吴,投入到公益活动中,公益之路上又多了一个小小的身影。
2014年夏天,许华带着年仅10岁的女儿小吴一起踏上了去往云南弥渡的车程。弥渡之行,“一天吃三顿土豆”“在全是马粪驴粪的山路上行走6个小时”……现实让一直生活在大城市里的孩子充满了好奇。在母亲言传身教和公益活动实践中,小吴从一开始的拒绝和不理解,慢慢变得独立和坚强。从独龙江迪政当村到大理苗尾,小吴逐渐成为许华的得力小助手和山区孩子们的“知心姐姐”。
“我为是你的女儿而骄傲。我们虽然不能常常在一起,但是我们的心永远在一起。每年的云南之行都让我非常期待,因为,我知道我们在做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那个时候,我们可以整天在一起。所以,吃土豆我也觉得很快乐。”小吴对妈妈说。
引领,点滴汇聚成大爱
点滴汇大海,爱心聚高山,让贫瘠的土地孕育出希望之花,让“国门名片”传播出温暖力量。
开展定点帮扶助学、爱心结对、设立公益基金,选派援青干部,开展“情系玉树·温暖衣冬”募捐活动……在上海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像许华一样,更多的上海边检人用点滴的爱心故事践行着对党的庄严承诺,诠释着人民警察为人民的朴素道理。也正是有了上海边检人的薪火相续,许华的公益之路不再是一段孤单的旅途。2018年12月,总站向全体民警、工人、文职发起爱心捐赠倡议,号召向许华同志学习。全体人员积极响应,捐赠书籍总计3700余册,文具700多套。2019年1月,总站委派许华等同志赶赴云南易门,将所募集到的图书和文具全部捐赠给易门地区部分小学。
爱心绽放公益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