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递藏毒 无处可藏

  • 临沧,地处滇西南边陲,边境线长达290.791公里,毗邻世界毒源地“金三角”,因特殊的地理位置,这里长期是全国禁毒斗争的主战场之一。边疆经济和边境贸易的繁荣带动了临沧边境物流寄递业的高速发展,每天都有大量的货物通过边境运往内地,尤其是节假日和“双11”等各大网购节点前,都有大量的网购订货量,这也给贩毒分子利用毒包裹“蒙混过关”提供了可乘之机。

    据此,临沧边境管理支队发挥边境管理职能优势,依托进出边境管理区必经路段上的4个二线边境检查站,在辖区重要道路设置了26个固定和流动的查缉堵卡点,形成覆盖陆、邮、互联网的立体查缉体系。

    今年1月24日,该支队河底岗边境检查站获取了一条线索:从沧源开往昆明方向的物流车上可能携带藏有毒品的包裹。接此情况后,该站立即组织民警进行排查,25日8时许,该车进入检查站,执勤民警当场从一个寄往陕西的快递包裹中查获海洛因两袋,重达1.26千克。

    去年1月31日,该支队小黑江边境检查站执勤民警依法对一辆由沧源县开往临沧的快递车实施检查时,发现该车货箱内一个寄往浙江宁波,快递单上标注为隔热板的包裹十分可疑,对该包裹进行了检查。经检查,当场从该包裹内的隔热板夹层中查获毒品冰毒16袋,共计1.5千克。经对寄件人的信息进行分析核查时发现该男子入住沧源县某酒店,随后,侦查员延伸办案成功将其抓获。

    去年10月2日,该支队辗转云南、广东、湖南、广西四省,破获了一起特大跨国贩毒案,成功铲除了一条从缅甸老街途经云南、辐射内地多省利用邮寄快递贩毒网络,先后抓获犯罪嫌疑人8名,缴获各类毒品33.93千克,毒资150万元,查扣涉案车辆4辆。

    近年来,临沧边境管理支队与当地交通运输局、邮政管理局、物流寄递企业等单位紧密合作,共同强化对物流寄递行业管控,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同时,着重强化事前监管,严厉打击边境一线的物流贩毒活动。

    该支队按照“谁辖区、谁负责,谁管理、谁摸排”的原则,以派出所、检查站为单位对辖区物流寄递企业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准确掌握辖区内物流寄递企业基本情况,确保底数清、情况明。同时,各边境管理大队、侦查队主动与辖区物流寄递行业负责人签订联合管控工作协议,合力打击利用物流从事贩毒、贩枪等违法犯罪活动。

    今年1月22日,该支队某边境派出所接到举报称:有一个寄往重庆的包裹,比较可疑。民警迅速前往检查,当场从一个包裹的吸尘器内部夹层查获冰毒11袋,从电熨斗夹层内查获冰毒5砣,共计2.8千克。同日,该支队另一边境派出所根据举报,从一台邮寄到广东的液晶电视机内部查获冰毒6.8千克。

    “我们通过定期组织寄递员工开展业务技能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物流寄递行业的查毒意识和识毒能力。通过发放举报奖励费,不断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责任心,切实做到‘仔细询问、开包验视、拒收问题件’,争取每件寄递物品不发生涉毒案件。”临沧边境管理支队禁毒工作负责人刘佳彬介绍。

    今年5月5日,一名司机向某边境派出所报案称:在一单业务中发现可疑物品,现已经拉运到派出所,请帮忙处理。

    据办案民警介绍,一名男子将两个编织袋的物品交给该司机,让其送往某快递公司邮寄。不久,快递公司通知他因地址无法寄达,要作退件处理。这引起了该司机的警觉,第一时间到派出所报案。经查,民警当场从该编织袋内查获冰毒11块,共计5.9千克。

    “打击物流快递贩毒,必须从源头抓起。快递员要有‘火眼金睛’,具备识别毒品的基本能力,出租车、客货司机及群众要第一时间报告可疑人员,只有充分发挥群防群治的力量,形成警民合力参与禁毒的良好局面,才能真正堵住毒品。”该支队负责人黄涛表示。

    “毒贩往往通过虚报物品名称,不写发货人、收货人的真实姓名和地址,对毒品改换包装、精心隐藏和伪装在合法货物之中,然后交由邮政、快递、物流寄运,从而实现人毒分离、钱货分离,一旦中间出现什么意外,‘卖家’和“买家’立即消失,给打击此类毒品犯罪增加了不小难度。”刘佳彬说。

    为此,该支队一方面通过对近年来查获的物流快递藏毒案进行统计分析,锁定了毒品快递寄运的某些重点方向及重点线路,并将其纳入重点查缉内容。另一方面,依托“禁毒+大数据”工作模式,对相关人员信息认真筛查,全面摸排梳理物流寄递渠道涉毒犯罪线索,通过分析研判、延伸打击、协同作战,不断提升打击效能,坚决斩断寄递、物流渠道违法犯罪通道。

    据临沧边境管理支队统计,2018年以来,该支队共查获各类毒品案件644起,缴获各类毒品3098.21千克,其中仅通过物流快递就查获各类毒品案335起,缴获各类毒品达399.21千克,占缴获毒品总量的1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