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06-24 来源:文/ 刘风鹏
-
大力推行边检业务“一站申报”,为17040艘次出入境船舶、162899人次出入境人员提供边检网上申报服务;主动推出口岸代码合并,取消船舶在所辖各港区间出入港手续办理2400余次,减少船员查验17000余人次;积极推动候泊船舶直靠目的港办理手续,取消300余艘次入境船舶的锚地手续,节约企业通勤时间6700余小时……这是黄埔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自2018年1月1日实施港口边检管理改革以来,服务地方发展交出的成绩单。
广州自古因港而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广州作为区域发展引擎、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凸显,当地党委政府也明确提出要打造国家级的营商环境示范区。为了深入对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贯彻落实“放管服”举措,黄埔边检站积极深化港口边检管理改革,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服务新举措,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高通关效率,不断为广州跨境贸易往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提档加速”贡献边检力量。
创新服务,打造高效通关环境
“候泊船舶直靠目的港办理边检手续,光这一项措施每年就能为我们节约通勤时间800多小时,节省成本近百万元。”益海(广州)粮油工业有限公司所属的物流供应公司经理邓春明,在谈到黄埔边检站港口边检改革新举措时表示。通关效率就是外贸企业的生命线,手续办理更快,通关效率更高,经营成本就更低。广州新沙港的粮油加工企业实实在在感受到了边检改革带来的红利。
广州新沙港是中国三大商品车整车进口的口岸之一,每周有近20艘往来广州与东亚、北美、西欧等地多个国家的滚装船在这里靠泊装卸作业,汽车年进口量达30万余辆,约占全国汽车进口总量的三分之一。除了进出口汽车整车业务,新沙港还是国家进境粮食首批A类指定口岸,粮食年卸船量近700万吨,港区后方云集了中粮、中储粮、中纺等央企和嘉吉、益海等十多家知名粮油企业,粮油加工业年产值超过500亿元。企业的业务对口岸通关效率要求很高。由于港口作业速度、码头水深和潮汐周期等因素的影响,靠港船舶在锚地临时等候泊位的情况较为普遍。根据规定,外籍船舶应在最先抵达的海上锚地实施入境边防检查,但是往返锚地和边检站之间办理边检手续的花费每次都要上万元,这给企业增加了不少成本。
简化边检手续,降低运营成本,成为企业迫切诉求。企业的诉求就是改革的方向,黄埔边检站积极回应经营单位的关切,创新推出了候泊船舶直靠目的港受检措施,免除了候泊船舶出港、入港手续办理,20多家企业超过300艘次的候泊船舶因此受益,每年为企业节约通勤时间6700余小时、通勤费用700万余元,从而将“塞港”“压港”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的不便降至最低。
主动作为,积极推出便利举措
“以前,香港籍‘东悦’轮在广州黄埔、新港、新沙三个口岸走一圈要办理6次边检手续,现在只需办理入境、出境手续就行了,减少了4次,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便利,还为境外船舶装卸作业节省了很多时间。”这是广州港中联国际船务代理有限公司代理邓铭,在黄埔边检站实施港口边检改革以来的切身经历。
由于历史原因,黄埔边检站下辖的黄埔、新港、新沙三个口岸均设有独立的口岸代码,境外船舶在几个口岸之间每一次移泊都需要办理入出港手续,给船方企业和代理公司带来很大的不便。针对此问题,黄埔边检站以港口边检改革为契机,深入调查研究,充分采纳服务对象意见建议,将辖区内的3个口岸进行代码整合,只保留使用一个统一的口岸代码,从根本上解决了境外船舶在黄埔边检站辖区各码头移泊需要办理出、入港手续的问题。此项措施实施以来,共为600余艘次出入境船舶提供了专项便利,累计减少境外船舶出、入港手续办理2400余次,大幅减少了船舶的通关环节。
为了给企业带来更多的便利,黄埔边检站还积极推进“互联网+”服务,依托公安出入境网上办事平台和广州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全面实行出入境船舶无纸化申报,免除了船舶总申报单、船员名单等6项申报纸质资料,适时取消了候泊船舶的纸质申请,部分特定类型船舶更是实现了全程电子申报和网络远程查验,船舶代理足不出户便可完成全套边检业务的申报和办理,无需再到各执勤点现场排队候检。同时,还进一步简化行政许可办理流程,缩减审批环节,下放审批权限,通过“一窗受理”、首接负责制等措施,实现了基层一线执勤点审批服务事项的全覆盖,边检证件签发做到了“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一系列的便利措施“组合拳”受到了船方、码头经营企业的高度赞扬。
量体裁衣,保障国家重点工程建设
“如果没有这些便利条件,参与工程建设的船舶每次出入境,船舶代理都要租车租船前往锚地收取船员证件,这样一次办理边检手续,在路途上花费的成本就在一万元以上,整个工程算下来,要增加数百万元成本。”中国港湾工程有限公司业务部经理周文宾算了一笔清晰的经济账。
周文宾所说的是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点工程——香港机场第三跑道建设工程。中国港湾工程有限公司负责该工程的填海项目。由于工程建设需要,这个公司需从内地和国外大量运输砂石,再由往来港澳小型船舶在锚地24小时不间断地将砂石接驳至香港进行填海。
如果按照现行规定,参与工程建设的国际航行船舶和往来港澳小型船舶每次入出境均需到黄埔边检站办理入出境手续,每一次办理手续船舶代理公司的代理都要在码头和锚地之间往返60多海里,耗时近3个小时。手续繁杂、耗时费力、费用高昂,不仅增加了工程建设成本,还有可能对整个工程建设的周期产生影响,黄埔边检站马上意识到服务保障该项工程建设所面临的棘手问题。
既要加强管理、保证安全,又要有利于承建企业顺利完成建设任务。面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点工程,大力创新服务举措、简化边检手续成为黄埔边检站党委的共识。“我们要紧跟国家发展战略,更自觉地把边检工作纳入当地改革发展大局中去思考、谋划,努力在服务保障重大工程建设上体现边检作为。”黄埔边检站站长李集银在专项勤务研讨会上发出了动员令。
随后,黄埔边检站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业务骨干组建工作专班,制定《香港机场第三跑道项目砂石中转香港出入境船舶查验勤务方案》,创新推出了参与项目建设的船舶在备案后首次出入境按常规办理边检手续,之后在锚地装卸砂石往返香港中转作业期间凭申报资料网上办理、免证件查验和人证对照等一系列简化措施,并专题报请国家移民管理局批准,为更好地服务该工程建设创造了政策性便利条件。
人文关怀,擦亮靓丽国门名片
“谢谢,非常感谢……”今年3月20日上午,躺在黄埔医院病床上的菲律宾船员Estradamarlon用生硬的中文,不停地对前来慰问他的边检民警表示感谢。
就在前一天,黄埔边检站接到船舶代理电话称,在距离该站80多海里的珠江口锚地候泊的马绍尔群岛籍“阳光翡翠”轮上,有一名菲律宾籍船员突发急性阑尾炎,急需办理离船入境手续进行救治,请求边检机关予以帮助。黄埔边检站立即开启“绿色通道”,协助将患病船员紧急送医,同时安排执勤民警赶赴医院为其办理临时入境许可,给救治赢得了宝贵时间。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中国与东南亚、南亚等国家的海上贸易日益频繁,像“阳光翡翠”轮这样往来广州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港口的船舶也越来越多,候泊船舶遇到突发情况时有发生。据了解,国家移民管理局成立以来,黄埔边检站已经为海上突发情况的外国船员开通“绿色通道”5次,并协助开展人道主义救援。
4月3日,广州新沙码头靠泊的巴哈马籍“白金射线”轮2名乌克兰籍船员跟着船方代理急匆匆地赶到边检大厅,他们准备离船从广州白云机场出境回国。还有2个多小时飞机就要起飞,令他们感到欣慰的是不到5分钟边检民警就办好了离船手续,一点也没耽误时间。与此同时,他们还收到了边检民警的温馨提示,“请仔细核对本人的临时入境许可有效期和活动范围,以免耽误您的行程。祝您旅程愉快!” 为外籍船员提供便捷、高效、贴心的服务,已经成为一线民警共同坚守的行动自觉。
其实,这都是黄埔边检站提升服务水平、展示国门形象的缩影。在工作中,他们主动深入了解服务对象诉求,以需求为导向,在加强管理、确保安全的同时,更加注重为出入境船舶和人员提供便捷、高效的边检服务,更加突出人文关怀,不断满足服务对象的新期待、新要求。去年以来,该站累计服务出入境(港)船舶2万多艘次,出入境(港)船员20多万人次,服务评价满意率达100%。
实施边检管理改革 打造高效通关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