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创平安边境 共同繁荣发展

    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服务中吉经济贸易发展纪实

  • 中吉两国人民比邻而居,传统友好源远流长。中吉两国建交27年来,中吉共同发展繁荣之路越走越广。

    近年来,新疆边检总站吐尔尕特、伊尔克什坦两个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秉持“国家对外开放到哪里,边检服务就跟进到哪里”的工作理念,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建设,主动对接国家对外开放发展战略,不断深化通关改革、创新边检服务,并按照“共建友好边检站、共创和谐口岸”要求,加强与吉方边检机关国际执法合作,共同提高边检服务水平,推动了中吉边检机关友好交往和密切联动合作,助推了口岸快速发展,为维护中吉边境口岸安全,服务保障口岸经济发展和人员往来做出了积极贡献。

     

    中吉友好由来已久

    中吉两国作为相邻的国家,中吉友好由来已久。

    吉尔吉斯斯坦是一个位于中亚的内陆国家。北部与哈萨克斯坦相接,西部毗邻乌兹别克斯坦,西南与塔吉克斯坦接壤,东边紧邻中国。

    作为中亚古国,吉尔吉斯斯坦有着两千多年的文化历史。因地理位置特殊,吉尔吉斯斯坦处于多个文化交汇点。1991年从原苏联独立后,吉尔吉斯斯坦成为一个拥有独立主权的民族国家。1991年12月27日,中国承认吉尔吉斯斯坦独立;1992年1月5日,吉尔吉斯斯坦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1996年4月26日,中国、俄罗斯联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在上海举行首次会晤。从此,“上海五国”会晤机制正式建立。2001年6月,乌兹别克斯坦加入,六国元首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宣布上海合作组织成立。2002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在圣彼得堡举行第二次会晤,签署《上海合作组织宪章》。宪章对上海合作组织宗旨原则、组织结构、运作形式、合作方向及对外交往等原则作了明确阐述,标志着该组织从国际法意义上得以真正建立。

    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之间有1000多公里的边境线和两个开放口岸,边境管控呈现山口要道多、纵深短浅、隐蔽性强、易潜入潜出等特点。近年来,反恐维稳形势的日益严峻,中吉边境地区已成为暴恐分子潜入潜出和走私毒品的重要通道,对中吉边境地区安全稳定和经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面对严峻的反恐维稳形势,中吉两国边防部门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积极拓展深化三级代表联系机制,在妥善处理边境事务、共同防范打击跨境违法犯罪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有力推动了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构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边境注入了新动力。

    2011年,中国公安部和吉尔吉斯斯坦国家安全委员会在北京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和吉尔吉斯共和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关于建立边防三级联系制度的议定书》,从此,一条具有中吉边防特色的国际执法合作新路逐渐成形。

    2014年,原新疆公安边防总队与吉方边检机关以“共建友好部队、共创平安边境”活动为载体,开展了军事训练和文体交流,成功举办了“中吉边检机关联合业务培训”和“中吉空港口岸边检机关工作会谈”,为中吉两国边检部门执法安全合作开创了新的局面。同时,吐尔尕特、伊尔克什坦边检站分别与吉方图噜嘎尔特、伊尔克什坦姆边检机关签订了务实的合作纪要,分别推出了共同提高服务水平工作八项措施和六项举措。

    2017年1月,原新疆公安边防总队与吉尔吉斯共和国国家边防总局经过协商,双方在乌鲁木齐正式启动了“中吉两国公民跨境维权行动”,此次跨境维权行动旨在通过双方边防部门的协作配合,为中吉两国公民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供更深层次的帮助,使两国公民在口岸通关过程中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共同营造“文明、规范、高效、便捷”的口岸通关环境。此举标志着中吉边检部门联合执法合作向助推两国经贸发展、增进人员往来和理解互信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上合组织成员国公民跨境维权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成功样板。

     

    通力合作为通关提速

    伊尔克什坦口岸位于新疆乌恰县托云乡境内,是我国最西部的陆路口岸,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根据国家发展规划,该口岸被定位为新疆向西开放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窗口。

    近年来,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合作不断推进,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的贸易往来正以全新的面貌向更深层次迈进,伊尔克什坦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是服务中吉经济贸易发展的排头兵。

    2018年3月19日深夜,伊尔克什坦口岸联检大厅灯火通明,边检民警正忙碌着为入境的进口活畜车辆办理入境手续。

    当日22时,31辆进口活畜车辆抵达伊尔克什坦口岸。为使活畜快速通关,该站与吉方边检部门协商启动了“农产品绿色通道”应急机制,凌晨2点将全部人员及3000余头牲畜验放完毕,避免了因通关时间过长,天气寒冷而造成活畜死亡情况的发生,有力降低了外贸企业运营风险。

    “真没想到边检站办理通关手续的效率这么高!”此次进口项目的负责人王先生惊喜地说,原本以为办理活畜车辆手续需要一天时间,没想到4小时就全部搞定了。

    与王先生一样,感受到边检速度的还有吉尔吉斯斯坦司机扎基耶夫。

    2019年3月20日下午,受强冷空气影响,伊尔克什坦口岸遭遇了连续降雪天气,强降雪导致路面结冰,极大影响了拉载着果蔬的50余辆车出境,出境车辆排起了长队。为防止蔬菜和水果在风雪山口遭遇延误被冻坏, 边检站及时开通中吉“直通热线”,向吉方边检机关通报了风雪天气和出境果蔬货车信息。经协商,双方边检机关同时启动“延时通关协作机制”,前哨班民警克服严寒,顶风冒雪,对通关果蔬货车做到随到随检。

    伊尔克什坦边检站民警还对滞留车辆进行排查走访,对护照签证即将过期的驾驶员优先验放,确保出境车辆的正常运行,减少了企业经济损失。针对路面湿滑,民警向各外贸企业发出交通安全预警,向驾驶员实时提供天气、路况等信息,并为长时间等待的驾驶员送去馕、方便面、矿泉水等食品。在中吉双方边检机关的共同努力下,当日无一辆车滞留口岸。

    “感谢中国边检,如果没有他们的及时帮助,我肯定要损失不少钱!”当天下午,仅用30秒办理完成通关手续,即将归国的吉尔吉斯斯坦驾驶员扎基耶夫竖起大拇指为边检站执勤民警点赞。

    恶劣天气紧急保障预案的顺利执行,得益于2014年5月,中吉边检机关达成的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快车道“六项举措”。

    这些举措包括,遇有风雪、暴雨等恶劣天气时,中吉边检机关联合为拉运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的车辆开设绿色通道,为企业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同时,双方联合完善跨境救援机制,为伤病人员提供一站式通关服务,不定期开展出入境经验交流,互通双边最新政策法规,确保旅客顺利出行。

    2014年4月,吐尔尕特边检站与吉方图噜嘎尔特边检站签署共同提高服务水平工作八项措施,双方决定共同建立“高原救助站”,建立“ 跨境合作救援”机制,开通“绿色食品通关快车道”“大型团队出入境专用通道”“ 24小时特别通道”,推出“延时通关”服务,建立维权协作机制等8项服务措施,倾力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自2014年以来,中吉边检机关共为2000余辆受恶劣天气影响的出入境车辆提供了救助服务,实行延时通关1500余小时,6万多吨进出口农产品得到快速通关。在中吉双方边检机关的共同努力下,两国的贸易往来正展现出全新的面貌。

     

    立体管控打造安全环境

    吐尔尕特口岸是连接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之间的另外一条重要通道,位于新疆乌恰县吉根乡。

    吐尔尕特在柯尔克孜族语中意为“枣红色大坂”,口岸历史悠久,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高速推进,出入境流量不断攀升,走私偷渡案件形势不容忽视。

    2013年2月,吐尔尕特边检站查获3起入境走私野生动物案件,共缴获走私麝鼠皮1万多张、羚羊角4000余根,涉案总金额高达1亿多元。

    2014年1月,该站通过与吉方边检机关开展执法合作,成功在一辆吉尔吉斯斯坦入境货车内,查获夹藏麝鼠皮4万余张,涉案金额达320万元。

    2015年10月30日,该站查获一起特大孔道内倒装货物走私案,抓获犯罪嫌疑人4名,查获走私羚羊角5300根、牛鞭2.5万余根,涉案金额约合人民币1.6亿元。此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查获的野生保护动物制品走私第一大案。

    “从近几年查获的走私案件来看,数量和涉案金额都越来越大,我们必须深化国门口岸的边境立体化防控体系建设,才能有效打击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新疆边检总站办公室主任李剑军说。

    吐尔尕特口岸原址位于中吉边境吐尔尕特山口,驻地海拔3795米,气候环境恶劣、工作生活条件艰苦,一度制约了边境贸易发展。经国务院批准,口岸于1995年10月下迁至克州乌恰县托帕地区,但前哨班民警一直驻扎在山口。

    口岸下迁后,口岸孔道由原来的5.6公里增加到146公里,成为新疆长距离孔道口岸之一。

    由于该口岸的孔道全部为山区崎岖道路,大多地段通讯不便,网络信号覆盖率仅为城镇的60%。加上气候恶劣,冬季部分路段易受积雪覆盖阻断,夏季常遭洪水冲击破坏,车辆通行时常受到影响。同时,孔道内岔道多,封闭性差,管控难点大,极易给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2018年以来,该站针对孔道距离长、通外通内山口要道多的现状,采取隔离封控、数据掌控、巡逻防控、协同联控“五位一体”的管控方法,有效加强了孔道管控。

    通过在前哨班距国门5.6公里路段两侧全程架设铁丝网,对空白点进行物理隔离封控,有效防止了不法分子在该路段实施非法出入境活动。

    同时,在孔道内全程安装了60个视频监控点位,依托127个高清摄像头对出入境车辆在孔道内的情况实时监控。

    此外,该站还强化协同联控,与孔道沿线边境派出所、边境检查站、联检单位建立数据联核、车辆联检工作机制,对孔道实行联巡、联查、联管,实现了协同联控,全力打造了安全畅通的出入境通道。

    在伊尔克什坦口岸,伊尔克什坦边检站针对管控的146公里孔道地理环境复杂、易发生走私的情况,安装100余个高清视频摄像头,为百里孔道插上了“千里眼”,实现了对无人值守卡口、重点要道的远程管控。

    如今,在该站前哨班监控室观看视频画面,就能实现出入境车辆的时时定位跟踪,运行轨迹时时提取,百里孔道全部实现了动态管控。

     

    国际反恐合作迈出新步伐

    十余台防暴装甲车机器轰鸣、多路身穿防护装具的民警从不同方向杀出,对“暴恐分子”进行合围封控;昆仑山麓山腰处,索降分队切断潜逃山口要道,骑警分队快速占领制高点……

    2017年6月27日上午,代号为“天山—3号(2017)”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中吉主管机关边防部门联合反恐演习在中吉两国边境同时打响,千人百车以实兵、实弹、实爆形式,全面检验了中吉两国在兵力部署、机动作战、联合指挥、协同配合、共同打击暴力恐怖活动方面取得的突出成效,开启了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国际执法合作新篇章。

    演习当天,来自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6个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的边防部门代表,上合组织地区反恐怖机构执委会代表,公安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关领导以及中国驻相关国家和机构警务联络官和常驻代表现场观摩了演习。

    此次演习突出了实战化特点,采取“实地、实兵、实装、实弹、实爆”方式进行,从演习内容到模拟障碍物设置都与“实战”紧密结合。

    通过演习,进一步增强了中吉双方边防部门的相互信任与合作,进一步提高了快速反应和联合反恐能力,实现了共同维护边境地区安全与稳定的目的,进一步推动了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的务实合作,彰显了中吉两国在执法安全领域合作的坚定立场和决心。

    截至目前,中吉边防部门先后开展了“边防联合决心—2013”反恐演习、2014“共建友好部队,共创平安边境”活动、“东方—2015”“团结—2016”等联合执法行动,对震慑暴恐犯罪、维护地区和平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9年6月3日至7日,国家移民管理局副局长曲云海率领的中方代表团,赴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首都塔什干参加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主管机关边防部门领导人第七次会议。

    期间,新疆边检总站政委吴长福分别与吉、哈、塔、巴边防部门领导人就承接落实边境三级代表机制,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加大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的反恐维稳工作,共同维护边境口岸地区安全进行了沟通与交流,达成了一系列合作共识,为总站深入推进与周边国家边防部门的国际执法合作奠定了基础。

     

    链接:吉尔吉斯斯坦护照特点

     

    吉尔吉斯斯坦普通护照先后由NAIRTC、SAIRT和SRS三个部门签发,普通护照资料页上的签发机构只显示以上三种之一。外交护照和公务护照只由MFA负责签发。

    SRS(State Registration Service)是国家注册登记局的缩写,直属吉尔吉斯斯坦政府,吉尔吉斯斯坦的结婚证、驾驶证等很多种身份证明类文件均由SRS统一签发。SRS于2011年3月底开始签发普通护照至今。

    外交护照的类型代码为PD,护照号码规格为“AD+7位数字序号”。外交护照号码的后7位数字序号整体上看是随签发时间的后移而增大,但具体到某本护照号码尤其是序号前1000本护照号码的签发时间并不一定呈现递增规律。

    吉尔吉斯斯坦身份识别码共14位。据分析:第一位为性别代码,1为女性,2为男性;第2-9位为按日月年顺序排列的出生年月。与身份识别码不同的是,吉尔吉斯斯坦公民身份证号码为两位字母+7位数字,该号码在身份证换发或补办后会改变。老版身份证号码开头字母为AN,在2017年开始启用新版身份证,号码以ID开头。

    根据对现有自采样本的分析,吉尔吉斯斯坦护照资料页个人化信息的打印方式为激光打印。吉尔吉斯斯坦护照资料页主照片下方可见“Personal number”的固定项目栏,但此项目栏显示的信息并非公民身份证号码,而是公民的身份识别码,该身份识别码为公民身份的唯一识别码,跟随公民终生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