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中国古代边防史

  • 边防,一个神圣的名字,其庄严性和严肃性无可比拟,它是一个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外宣示国家的主权,对内则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以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古语讲:“备边足戍,国家之重事”,也道出了边防的重要性和作用。我国古代的“边防”一词虽说起源于南北朝时期,但是,具体的举措却来源于国家建立之后。应该讲,中国边防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国家的发展而发展的。

     

    公元前21世纪时,当中国历史出现国家的曙光,第一个奴隶制的政权夏朝成立之际,边防的措施即应运而生。当时的军队、警察和监狱等虽然较为简单,但是,国家机构的完善以及对政权安全的追求应不是一种臆测。“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转移到边防的形成上来讲,也是顺理成章之事。根据人类学和边防的理论,有人主张,在原始社会时期,各部落之间封桩划界即已开始了边防的最初活动,由此,夏朝出现边防的雏形应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商周时期,宗法制盛行,“五服”说流行于社会,既讲求血缘关系的亲疏,也讲求政治距离的远近。商朝按照各地区与中央王朝关系的近疏,确定不同的统治方式。如武丁多次讨伐土方、羌方等许多周边部族,也扩大了统治区域。周朝则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统治理念的指导下,建立起以宗法制为基础,以分封制为主要内容的国家防卫制度,“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在温情脉脉的宗法关系中,不断扩展着自己的势力。中国历史上“尊王攘夷”和“内诸夏而外夷狄”以及“天子守在四夷”等边防观念都由此而来。朱元璋曾讲“自古重于边防,边境安则中国无事,四夷可坐制”,就是这一观念的代表。

    服事观在抚绥周边各个部族或政权之时,也注重使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控制、影响境内的各种势力,对于不驯顺的周边部族,则兴兵讨伐。西汉西域都护的职责是“可安辑,安辑之;可击,击之”,符合服事观的基本原则。清朝乾隆皇帝所采取的“恩威并重”“剿抚并用”也是这种方法的深刻运用。因此,中国古代的统治者讲求服事观念,也是凭借国家强大的实力为后盾的,“服者怀之以德,叛则震之以威”。

    从中国古代历史的整个过程看,服事观念导致了中国古代边防观念和行为的产生,它的根本理念是:中央王朝与周边诸侯国和少数部族的关系因距离的远近而有所区别,中央王朝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四周的部落和政权都需要沐浴中央王朝的光辉,“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需要为中央王朝守卫国土等。在具体的行为上,服事观念直接影响了中国古代边防措施:以京城为中心,防御向外层层扩展,一直延伸到周边的部族或政权成为中原王朝的坚强屏障。因此,军队建立起来了,大部分驻扎在京城附近;城墙建立起来了,守卫着城中的统治者和百姓;管理的措施建立起来了,检查着出入城池和国家边境的人员和交通运输工具;制度建立起来了,规范着内部和外部人员的行为;统治范围建立了,各种措施也都跟进,等等,也就是,凡是与国家安全相关的制度都建立起来了,以保证统治的平稳和安全。

     

    中国古代的边防措施很多,我们主要看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派驻军队,屯田守边。军队既是专政的工具,也是守卫国家边防的重要力量。夏商周姑且不论,单从秦汉以后,军队为了边疆的巩固,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秦朝军队不仅北逐匈奴,而且南下开通“五尺道”,经营西南和岭南地区。汉朝军队在击垮匈奴势力后,还驻守在长城沿线,守卫边疆。赵充国一面防御匈奴势力,一面利用军队屯田,保持战斗力。那个“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陈汤,就是西汉政府驻守在西域的副都尉,这句话成为后世的名言,既有西汉边防的强大,也有守边者的雄心壮志。宋朝在西北和北部地区驻扎有大量的军队,以抵御西夏和辽的进攻。范仲淹也曾在西北带兵与西夏作战,他还写出了边疆的景色与边防将士的生活:“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明朝的军队以卫所为基本地位,在北部的辽左、宣、大、甘肃及南部的滇、蜀、交趾等边防一线,都兴起了屯田,以保障军粮的供应,朱元璋曾宣称:“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这里面自然包括了驻守边关的将士。清朝在东北和西北等地实行军府制,驻军守边,且屯田节用。乾隆年间,为了西北边疆的稳定,他从东北抽调了满族、锡伯、汉族等,携带家眷,不远千里到新疆镇守,成就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史诗。军队驻守和屯田,既是稳定边防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减轻百姓负担,确保军队战斗力的办法。

    二是修筑防御工事。我国边防史上最著名的防御工事即是万里长城,她不但是秦朝至明朝北方的防御工事,而且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象征。长城和她的附属设施如亭障烽燧等都成了边防的可靠工具。秦朝大将蒙恬在带兵渡过黄河,攻取高阙、阳山、北假中以后,“筑亭障以逐戎人”。汉朝在长城一线“建塞徼,起亭隧,筑外城,设屯戍以守之”。明代中后期的“九边”即是长城沿线防御最为成型的时期。戚继光在镇守蓟州、永平、山海关等地时,提出对蒙古“须驻重兵以当其长驱,而又乘边墙以防其出没,方为完策”的综合防御主张。“但使雕龙销杀气,未妨白发老边才。勒名峰上吾谁与,故李将军舞剑台”,突出了他为国戍边的决心。一直到康熙时期,清政府才放弃了修筑长城的办法,通过统一和安抚北部的蒙古族,让他们变成守卫边疆的真正长城。他自夸道:“万里经营到海涯,纷纷调发逐浮夸,当时用尽生民力,天下何曾属尔家?”他既修德安民,又巩固边防,颇有心得。防御工事的修建,既是当时社会生产力的体现,也是我国古人充分利用地形地势、因险制胜的智慧流露。

    三是移民实边,也就是将内地的人民移居到边境地区生产生活,从移民到当地居民的过程。西汉晁错提出著名的“募民徙塞下”理论后,中国古代的统治者多采用这一政策。晁错认为“徙民实边,使远方亡(无)屯戍之事,塞下之民父子相保,亡(无)系虏之患,利施后世”,西汉政府多次将内地人员迁徙到与匈奴接壤的朔方、九原和河西走廊等地。明朝大思想家王夫之称赞晁错的政策:“晁错徙民实边之策伟矣!寓兵于农之法,后世不可行于腹里,而可行于塞徼。”鸦片战争以后,龚自珍等学者针对当时的边疆危机,也及时提出移民实边的建议。清末时期,政府逐步解除了封禁政策,招募内地民众到东北、北部和西北地区等地,实行开垦定居。此政策延续至清末。移民实边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得力于统治者的提倡和广大内地人民的支持,它沟通了内地与边疆的联系,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力保证了边防的稳定。

    四是经贸往来,互通有无。中央政府在军事手段之外,还经常通过经贸的手段达到边境地区的安全与稳定。西汉刘邦在与匈奴和亲之际,每年还要赠送大量的絮、丝、茶等物给匈奴,以满足对方生活的需要。宋朝时,在北部边境,与辽、西夏等开设榷场,每年的岁币中包括大量的丝绸和茶叶等物。南部则由市舶司主持,与国外互通贸易。明朝时期,在长城沿线与北方各部族开展茶马互市,安抚北边各部。清代除了北方在恰克图、尼布楚等地与俄罗斯贸易,还在广州设立有贸易总行,与西方开展贸易活动。其他西南地区与邻国的贸易也通过官方和民间等方式开展。这种方法既增进了双方的交往,又可以随时了解对方的国力,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正是此道理。

    五是因俗而治,设立羁縻府州县。所谓“羁縻”,是指联系牵制的意思,一般指中央政府不改变边疆民族政权的结构和性质,利用其自身的力量实施统治,也就是“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简单讲就是因俗而治。商朝即已开始使用封爵、赏赐及联姻等办法,笼络边疆部族与方国。秦汉以后,尤其是隋、唐、元、明、清等大一统王朝,在边境地区设置了大量羁縻性的军政机构,将边疆民族纳入中央统治体系之中,如唐朝对于归附中央政府的东突厥、薛延陀、西突厥、高丽等设置羁縻府、州、县以统治,形成“车轨同八表,书文混四方”的统一局面。宋朝则利用各种优惠政策安抚回鹘、吐蕃、大理等政权。所有这些符合“明王有道,守在四夷”的思想,既顺应了边疆少数民族的社会状况,又在一定时期维护了边疆的稳定,但是,政府缺少对边境地区的开发与建设,并且导致了内地与边疆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

    六是依靠藩属国,经营周边。历史上中国周边的一些国家,之所以被称为藩属国,是因为他们毗邻中国,深受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其国内虽也存在较为完整的政治、经济、法律等系统,但在重大事务上要接受中国政府的指导、干预和控制,如皇帝的册封、国家的保护、国内重大事务的决断等。如明朝万历年间的两次抗倭战争,即为帮助朝鲜抵御日本的侵略。这种做法,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在面临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中国,边疆危机日益加深之时,仍然有很多人提出采取这一历史的做法,保藩固圉。这种做法密切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扩大了中国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中国边防的纵深,但是,也给国家的利益带来一定的损害,同时,对别国的内政起到了干涉作用。

    七是海上防御,抵抗外侵。近代以来,中国屡受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从海上开始的侵扰,国力衰退,民不聊生,因此,从振兴中华民族的角度出发,许多有识之士都认为需要加强海防,以确保国家的安全。事实上,中国古代的统治者并不缺少加强海防的思想和措施。从宋朝开始,统治者已经着手处理与海洋相关的事务,并派兵巡视南海海域等地。明代以后,中国航海业的迅猛发展,郑和七下西洋展示了中国人高超的航海技术。“防海之制谓之海防,则必宜防之于海”的论断,反映了当时的人们已经认识到海洋生存安全的重要性。明代中期以后,在抗倭斗争中,实行海禁政策,阻止倭寇的内侵,保障沿海安全。即使在鸦片战争前的相当长历史中,清政府在近海一带仍然设立有水师,并制定有会哨制度,保障沿海正常的秩序和安全。清入关之初,对东南沿海的郑成功势力加以海禁,后来严加限制西方国家与中国的贸易,演变为闭关锁国的政策,实在需要认真反思。

     

    中国古代边防历经数千年的变化,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做法。每个朝代都会根据自己的周边环境、国内环境以及统治者的意愿等去实施边防措施。这些措施既有前代的经验,也有自己的创新,既有符合时代的英明之举,也有阻碍历史进步的愚蠢之见,互相交错,相互影响,“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共同构织了一幅多彩的中国边防画卷。

    中国古代边防的几个特点尤其突出:

    一是防御和管理的对象多为周边少数民族部落或政权。历史上,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给中原王朝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危害,如北方匈奴的袭扰从春秋战国时期持续到东汉时期,近500年左右。元朝灭亡后,北方蒙古势力与明朝的对抗也持续了近200年,一直到隆庆年间,俺答汗被封为顺义王,双方化干戈为玉帛。中原王朝的边防措施是为了保护先进的生产力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正义性。各个朝代都设立有专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和人员,如秦朝对归附的少数部族首领仍保留其原有的王、长等称号和待遇,汉朝设置有西域都护府、使匈奴中郎将、护羌校尉和护乌桓校尉等。东汉则一般“临事制宜,略依其俗”,“防其大故,忍其小过”。元代设立宣政院,管理吐蕃的和全国的宗教事务等,都是处理与少数民族部落或政权的举措,增强了民族融合的动力。

    二是因地制宜。像长城、关隘等防御工事的修建,充分反映了古人利用地形的特点。这些措施既有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也有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三是突出军事性和政治性。边疆安定是统治者追求的最大目标,至于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发展,则是以外的事情。历代统治者对边疆经济、文化等的发展都不是太重视,如清代在北部地区实行的军府制,就对政治制度以外的内容不甚关心。

    四是注重陆防措施。大多数王朝的边防重心放在北部陆防,是受到了中国整体地理环境和四周形势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相对来讲,轻视海洋防御和将大海、大洋作为护城河的想法和做法便也产生了,海防事业长期停滞不前。这里有着复杂的自然、社会和文化的原因:既有中国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也有北方各游牧民族和政权对中原王朝的冲击,还有古代生产力水平与文化的限制。

    五是中国边防处于一个从古代逐步向近代过渡的阶段。明清以后,我国已经开始与西方国家如俄国、英国、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等接触,边防措施也在传统之外增添了新的内容。比如,1689年中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中方也存在了具有近代意义的边界,并实施了各类的管理活动。特别注意的是,中国古代的边防经历了一个由内到外的发展过程,也就是,边防的措施和范围逐步从内陆向外扩展,经多次盈缩,最终形成了今天的局面。这与历代对边疆的控制和开疆拓土的历程密切相连,也是今天边防的基础。有专家学者将中国古代的边防归结为“内防”,何谓内防?依照他们的解释,是说中原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部落或政权的活动大多处于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版图之内,他们之间的争斗为“兄弟阋于墙”,因此,他们的边防措施即为“内防”。这或许有一定的道理。但在当时的统治者和人们看来,那时的边防也是血雨腥风,你死我活的争斗,所有的措施都是为本民族的政权服务的。我们不能抛开具体的历史环境讨论古代的措施。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边防绝非昙花一现的现象,它起到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保证了中原政权先进的生产力和文化,为中华民族灿烂文明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二是促进了境内各民族的交流和发展。三是为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疆域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从根本上来讲,它为汉族为主体的中国人提供了安身立命之所;从现代国际法的内容看,中国古代的边防造就了中国人现在可以行使主权的空间范围。

     

    中国古代的边防在取得巨大成就之时,也有许多的不足,一方面体现在边防思想上的不足,另一方面也体现在边防举措的缺陷。如“华夷之辨”,“以夷制夷”,羁縻政策等,具有显而易见的民族歧视的成分,阻碍了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的发展,容易造成民族间的矛盾和隔阂。如清朝在新疆实行的回城和汉城的区别,即导致了较为恶劣的后果。在边防措施上,没有与时俱进。比如,长城作为边防的重要举措,能够沿袭2000余年的历史,除却它本身极高的防御价值之外,还与统治者的惯性思维有关,形式与内容继承过多,而发展较少。再如忽略海防的发展,在明末西方殖民者东来以后,应该及时清醒,加强海防建设,可是,国内统治的不稳和后来清兵入关,导致清朝后期海防几乎处于瘫痪状态,等等。

    中国古代边防有一个重大问题一直存在着,即边防与国防的内容相互交织。从现在的眼光审视,边防作为国防的内容之一,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而在中国边防史上,边防更多地与国防紧密联系,并没有具体的分工和区别。在边境战争发生之际,倾全国之力,以解决边患,往往成为决策者的手段。但在和平时期,边防的战略与措施,却为统治者所忽略。这些必须依靠国际、国内环境以及统治者个人的主观意愿。一直到清末,边防的重要性和与国防的区别才引起了统治者和学者的重视。

     

    时至今日,边防无论从其形式、内容或者职能等方面讲,都已经具有了相当大的深化和进步,今天我们审视古代边防的思想、特点及措施,可以得到很多启发,在感叹古人聪明智慧的同时,我们更要感谢他们的艰苦努力。在建立强大稳固的边海防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有明确的思想指导边防的发展。二要有积极的防御措施和正确的管理方法。三要处理好边疆民族事务,在政治安边的同时,也要加大经济建设,兴边富民。四是陆海兼顾,都要重视防御和管理。

    (作者系中国人民警察大学移民管理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