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潮头立
“公安改革新观察”系列报道启示录
改革,从来不是一片坦途。走过千山万水,我们仍需跋山涉水;战胜重重困难,我们仍需攻坚克难。
当新时代公安改革进入系统性重塑、整体性变革的新阶段,如何从理念上突破思想樊篱、从实践中开创全新格局,乘风破浪推进公安改革向纵深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公安机关需要重点考量的重大课题。
“要坚定信心、乘势而上,把新时代公安改革向纵深推进。”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立起了“改革强警”的灯塔,照亮了前进方向。
思想大潮,激荡强警之路;换羽新生,必将振翅高飞。
“是理念,更是行动”“从‘物理反应’到‘化学反应’”“智慧公安托起平安新高度”……6月份以来,人民公安报在头版头条开设“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公安改革新观察”专栏,以全新视角关注各地公安改革新成效、新气象、新面貌,值得思考与探究。
理念先行是前提条件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不仅是一个哲学命题,也是我们认识公安改革的必答课题。任何成功的改革,都不是主观臆想的结果,而必须在既定的现实生活中展开。
从宏观层面看,40余年的改革历程带给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稳定压倒一切。”保持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不断推进;改革发展不断推进,社会稳定才能获得现实基础。
从微观层面看,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主力军,人民公安必须遵循“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认知规律,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公安事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深层次问题,其难度可想而知。
爬坡过坎的路最难走,但再难走的路,也要走。
2019年7月20日召开的全国公安厅局长座谈会上,国务委员、公安部党委书记、部长赵克志指出,目前公安改革进入系统性重塑、整体性变革的新阶段,必须坚定信心、乘势而上,把新时代公安改革向纵深推进。
“系统性重塑、整体性变革”不是“小打小闹”“修修补补”,而是一场影响深远的革命,需要突破传统思维的禁锢,防止穿新鞋走老路、拿新瓶装旧酒。
旧理念不破,新理念难行。山东省公安厅党委在反思中形成共识:公安工作的短板和问题,根子在理念。
山东公安机关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一个理念、两条路径”的改革经验:一个理念就是“靠前一步,主动作为”,两条路径就是“做强主责主业,促进长远发展”。
变化悄然发生。一年来,治理理念和模式的变化带来山东平安建设格局一新、气象一新。
机构设置的不科学,长期困扰着公安系统的运行效能。天津公安机关瞄准痛点,把精简机构作为“先手棋”,推动扁平化管理成为现实。
踩着小碎步永远赶不上风火轮。在精简机构“瘦身强体”的同时,天津公安机关下沉警力“强筋健骨”,推进辅警改革,把机关做精、把警种做优、把基层做强、把基础做实,瘦了机关的身,强了基层的体,赢得了群众的点赞,系统重塑实现了从“物理反应”到“化学反应”。
撬动历史的,往往是敏锐而有力的思想杠杆。
实践证明,要实现变革重塑,各地公安机关就必须主动来一场头脑风暴、思想革命,从一切不合时宜的思维定式、固有模式、路径依赖中解放出来,才能真正让新思想新理念在头脑中扎下根来,推进公安改革向纵深发展。
创新实践是动力源泉
创新实践,是推动公安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破解公安工作发展难题的动力源泉。
基层是创新实践的源头,是公安机关战斗力的基础,新时代公安改革向纵深推进,工作重点、解决难点都在基层。
如何实现基层社会治理良性循环?北京公安机关推行“两队一室”改革,在基层派出所成立了社区警务队、打击办案队和综合指挥室,下沉警力1.4万名,以案促防、以防破案,以每一块“责任田”的小平安确保了全市大平安,并与北京市“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紧密结合,极大丰富完善了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制度体系。
如何提升队伍素质,肩负起新时代新使命?广东公安机关将训练场对接“战场”,精心绘制出实战大练兵“路线图”,精准划定实战训练“核心圈”,有力提升了基层一线整体核心战斗力,出色完成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澳门回归20周年庆祝活动等重大安保任务。
如何将有限的警力资源盘活,把“人”的效能发挥到最大?甘肃各级公安机关全面落实荣誉激励、慰问抚恤、医疗救治、党内关怀、倾斜基层、战时表奖等暖警爱警措施,以“幸福指数”提升队伍“战斗指数”,警队上下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空前高涨。
北京、广东、甘肃等地的实践告诉我们,基层工作面临的挑战大、风险大,正是改革的试验田、竞技场。唯有向改革要效率、要效益、要投入产出比,怀着强烈的全面反思精神和自我革新理念,方能成为“敢为天下先”的实干家,推进公安改革向纵深发展。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科技,各地依托“智慧公安”建设,有力助推了公安工作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公安大脑”敏锐聪慧、“感知触角”无处不在、“智慧社区”护佑平安……上海公安机关紧跟时代步伐开拓创新,全力建设“智慧公安”,向着“一屏观天下,一网治全城”新愿景进发,一张安全智能的城市密网正在织就。
人民安居乐业,这是最大的政治。现如今,在浙江,全省遍地开花的“智安小区”建设,让“安居”踏上了“智治”路。截至5月底,在建成的6100个“智安小区”中,2910个实现了刑事案件“零发案”。
福建省公安厅以“智慧监督”为着力点,率先开发“执法质量自动考评模块”,通过蓝黄红三种颜色,按照执法问题的轻重程度,给予办案民警直观的视觉提醒,让法制员的眼睛无处不在,有效破解了执法难题。
历史与现实启示我们,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科技创新驱动公安事业高质量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破解当前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关键,是改革强警的重要路径。
人民至上是根本所系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新时代公安改革向纵深推进,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继续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持续推出新的更多便民利民措施,努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把群众当家人,把警情当家事。一年来,河北各级公安机关以“基础牢、出事少、治安好、党和人民满意”为目标,聚焦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坚持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共排查矛盾纠纷99254起,化解93952起,化解率达95.7%。
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中,内蒙古公安一路“高歌猛进”,继将96%的行政审批权限全部下放到基层一线后,他们没有丝毫停歇,还跟自己“较起了劲”——怎样打造具有内蒙古特色的“爆款”?一个具有互联网时代元素的“24小时警局”警务模式应运而生,随时随地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诉求、密切警民关系,赢得群众一片点赞。
河南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向好,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雷霆行动”和“平安守护”双轮驱动,一手抓打击,一手抓防范,既有力打击了各类现行违法犯罪,也有效挤压了犯罪分子的活动空间。2019年,河南省公众安全感和执法满意度分别达到96.36%、94.27%,再创历史新高。
人民,是力量的源泉;为民,是不变的情怀。
改革迈出一小步,社会就会前进一大步。公安机关唯有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以爱民之心、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开利民之门、解群众之忧、护一方平安,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方能赢得人民的认可与赞誉。
(中国警察网北京7月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