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2 - 中国出入境观察2020年总第024期
P. 112

CULTURE  文 化 | 艺海拾贝






                                                                     在过去的山村,冬夜长,想油灯燃烧不息,就得不停
                                                                     地添油。他想,之所以让支教的老师前赴后继,是因
                                                                     为,那火焰可以奄奄一息,但绝不能灭。
                                                                         现在,他是一个老师。
                                                                         他教英语,高年级的学生他都教。大部分学生
                                                                     不会读音标,甚至从未接触过英语,他有点起慌了。
                                                                     他明白,英语教育的落后与缺失似乎是整个侗乡的顽
                                                                     疾,他要倾全力帮助这个地方。而传统的教育方式显
                                                                     然无法达到效果,他另辟蹊径,用中文注音的方式帮
                                                                     学生们记忆。
                                       教书先生                             “教室,‘克拉丝入目’;早上好,‘骨德猫宁’

                                                                     ……”中式英语夹杂着乡音,伴随着春风飘进了整座

                                            □ 文 / 殷  文    图 / 巫尚原    校园。校园的夹竹桃开得绚丽,像孩子们天真无邪的
                                                                     笑脸一样,为这片土地带来希望。
                                                                         他有时也兼任体育老师,这比教英语轻松。学
                                                                     校有个崭新的篮球场,那是他们边检站援建的,这
                         他是一名移民管理警察。单位组织志愿报名到                        座篮球场同时也是学校的操场。他坐在地上晒太阳,
                     对口扶贫村支教,他没有犹豫,办好手续,整理行李,                        看着他们光着脚在操场上疯跑,看着他们身上因干
                     轻装来到了两千公里外的侗乡。                                  活留下的疤痕,他心底不是滋味,深深叹了口气。
                         望断山头,迷雾迂回,独上云楼,红枫残绿 ;                           一阵疯玩过后,累了的孩子们或坐或站,在操

                         细雨连绵,柳莺低语,水牛徘徊,昏花睡眼。                        场旁的大石头旁停下来,一个个目不转睛地朝着通往
                         他在笔下记录眼前的景,突然一个男人喊住了                        山外的路上望着,路上多了一座座路灯,和篮球架一
                     他,是校长。校长今年五十六岁,中等身材,稍微有                         样,上面印着字——国家移民管理局捐赠。
                     点发胖。他的衣裤都明显地旧了,但非常整洁。每一                            “老师,国家移民……管理局是什么地方啊?”
                     个纽扣都扣得规规矩矩,连制服外套的风纪扣,也一                             最小的那个男孩,擤一把鼻涕甩在脚下的枯草
                     丝不苟地扣着。他脸庞长圆,额上有三条挺深的抬头                         上,脸朝着他问道,他知道老师来自那个地方。
                     纹,眼睛不算大,但能闪闪放光地看人。                                 “我知道,在首都北京!那里可太大了,什么好
                        “家里个有娃娃?”                                    吃的好玩的都有,爸爸还说以后带我去天安门看升国
                        “刚上小学,妻子忙,长辈在照顾。”                            旗嘞!”理着小平头的孩子接上了话茬。他爸爸在北
                        “那准备来教多久啊?”                                  京打工,去年这个时候,就是从那条山路回来的。
                        “把这学期教好,再看。”                                    “不对——最大的地方是广州!”扎着羊角辫的
                         看着他诚恳的目光,校长打开了话匣子 :“知道                      那女孩立刻反驳道。她父母都在广州做工,一年里偶
                     你们都是警察,靠谱!不瞒你说,之前来教书的几个                         尔回家几次。
                     年轻大学生,没几天都走了,说是嫌吃得差、住得差                            “你俩说得都不对,是温州!”头戴帽子的那个
                     ……现在的年轻人,吃不了丁点苦,在我的年代,教                         男孩呼地站起来,底气十足地争辩道。他爸爸在温州
                     书先生是何等的荣光!”                                     做快递工作,曾对他说要翻过好几座山才到温州。
                         他没接话。校长说得不错,环境艰苦程度远超                            几个孩子争来争去,谁也不服谁,可谁也说不
                     他的想象。一拨人填进去,一拨人又出逃,一拨人                          清山的那边是哪里,他们都没有走出过大山。
                     再填进去,似乎来的不是老师,而是游客。校长说,                            “老师,我长大了也想当警察,我也想去天安门
                     这叫“添油”,这是他们唯一可以选择的法子。他懂。                        升国旗,你以后会一直教我们读书吗?我们,能看看


       110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