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7 - 中国出入境观察2023年总第005期
P. 97

I  AI   I   I





                                                           树来年死而复生,晋文公上山祭祀时当场折下柳条戴
                                                           在头上,谓之“清明柳”,以示怀念。民间纷纷效仿,
                                                           有诗云“清明一霎又今朝,听得沿街卖柳条。相约比
              山西故事之                                        邻诸姐妹,一枝斜插绿云翘。”描述的正是清明柳。

                                                               清明时分,万物吐故纳新,大地春和景明。踏
                                                           青郊游和扫墓祭祖一样,是自古传承的礼俗。唐代杜
                                                           牧作有诗作“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
                                                           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十里扬州,
                                                           三生杜牧,我愿意相信彼时安慰他的是山西汾阳那杯
                                                           杏花村。同是唐代的山西诗人温庭筠也有一首“清明
               进入四月天,我们不妨了解一下山西故事里的
                                                           日”,与杜牧的忧郁不同,他抒发的却是外出游玩的
           清明节。
                                                           欢愉心情 :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出犯繁花露,
               清明是自然节气。它的三候这么讲 :清明之日,                      归穿弱柳风。马骄偏避幰,
           桐始华 ;又五日,田鼠化为鹌 ;又五日,虹始见。简
                                                           鸡骇乍开笼。柘弹何人发,
           洁地概括出当时的天气特征。用“清明前后,种瓜点
                                                           黄鹂隔故宫。
           豆”“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频繁” 等等谚语来指导农事,                          这些与清明节相关的
           这是劳动者长期的经验积累和智慧 晶。
                                                           山西故事表达了中国人古
               唐朝起,清明、 食、上巳三节合一,成为传
                                                           往今来慎终追远、敦亲睦
           统节日。上巳节已经消亡。提到 食节,当然想起山                         族的生活理念和精神追求。

           西人介子推。据《庄子盗跖》讲,晋献公时,骊姬作
                                                           今天,我们更要深刻缅怀那
           乱,晋公子重耳被迫出亡。介子从其流亡各国十九年,
                                                           些给人民带来幸福生活的
           艰难备尝,有割股啖君之功。及重耳还国即位,称晋                         英烈志士,将“家是最小国,                 李宇,山西出入
           文公,赏从亡者,唯介子不言禄,携母隐于绵山。晋                         国是千万家”的观念深入               境边防检查总站后勤
           文公求之不得,乃举火焚山,欲逼其出。介子终不肯,
                                                           人心,代代相传。                  保障处处长。
           与母相抱,死于树下。为哀悼介子,晋文公下令在其
           忌日举国禁火 食,相沿成俗,所谓“ 食节”。
               在山西部分地区,清明前一天过 食节。晋中
           的榆社县则在前两天过 食节。晋南的垣曲县讲究清                         第一次出海执勤
           明前一天为 食节,前两天为小 食。而在我国大部                                                                 □ 李金秋   孙  源
           分地区,包括介子推老家山西夏县, 食节与清明节
           早已融为一体。
               祭祀之日,山西老百姓以面粉、枣泥捏成燕子
           模样,穿以柳条,插在窗户上,叫作“之推燕”。扫
           墓时携带小彩旗、枣蛋、指望馍做祭品。小彩旗是效
           仿当年晋文公在介子推墓上所插的旌旗。枣蛋 意介
           子推赤胆忠心。指望馍有“蛇盘兔,辈辈富”的含义,
           教化人们奉母孝亲才能家和业兴。
               介子推在晋中介休市的绵山抱树而死,晋文公
           将这株残柳“伐以制屐”。每当想到割股之功,就会
           叹息 :“悲哉,足下!”足下一词由此而来。这株柳

                                                                                                                   95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