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1 - 中国出入境观察2019年总第010期
P. 81

流金岁月
                                                                                                   LIU JIN SUI YUE





           区边防独立第五营任营长。上任伊始,杨祖甲就带队                              光明磊落:从“军事干部”到“纪检干部”
           到边境巡逻踏查。首先沿怒江北上,步行一天后,从                             随着边境形势发生变化,1983 年 3 月,中缅边境部分解
           捧打乘独木舟过江到江东碧罗雪山脚下的迪麻洛藏                          放军边防部队移交给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杨祖甲所在营的
           族聚居区,住一宿后,到山顶的阿路腊卡再住一宿,                         营部及独龙江八连改编为独龙江边防工作站。杨祖甲被调到武
           直下怒江边,乘独木舟过江到丙中洛。途经天险石门                         警保山地区支队司令部任副参谋长。期间,杨祖甲和由解放军

           关,石门关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过怒江                         改编过来的两位营长,共同组织指挥了武警保山支队成立以来
           上的人马吊桥,到达怒族村寨青那桶,北上至滇藏交                         的首次阅兵比武。期间,因工作需要杨祖甲还先后担任支队政
           界的梅里雪山垭口。一路上马不停蹄、冲锋在前,作                         治处副主任、主任、副政治委员兼纪委书记等职,干起了政治
           出了“拼命三郎”的好样子,没有一人掉队。                            工作,由“军事干部”转型为“政工干部”和“纪检干部”。
               杨祖甲一直牵挂着驻守在独龙江巴坡公社的第                            杨祖甲说 :“做人必须光明磊落,树立正风正气,做到上
           二连。独龙江地区每年有半年雪封山,与县城交通                          不愧天,下不愧地,外不愧行,内不愧心。”身为纪委书记,杨
           断绝。1980 年 7 月,雪化开后,杨祖甲带着参谋等                     祖甲认真履行职责,为纯洁部队,他甘于吃苦、忍辱负重,在
           人员步行 3 天,翻越海拔近 4000 米的高黎贡山垭                     查办案件中,敢于坚持原则,顶住打击报复和一些人的不理解
           口到达第二连。之后爬独木梯,翻崖过箐,继续沿                          等各方面的压力,认真分析群众举报线索,深入走访调查,多
           独龙江北上,步行 7 天后到达独龙江最北边的小村                        方固定证据,并耐心做犯错误人员的思想工作,使其能主动交
           子斑。                                             代问题,做到不冤枉一人,所办案件中没有出现一件冤假错案。
               之后,从斑向西直上担打力卡,行走两天到达                            1990 年 4 月,杨祖甲被中共云南省纪律检查委员会记二
           位于担打力卡山顶、海拔 4300 米的萨拉山口,那                       等功一次。同年 11 月 30 日,被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授予“全
           里立有中缅北段边界第 43 号界桩,是中缅边境云南                       国优秀纪检干部”荣誉称号,享受“全国劳模”待遇,并赴北
           段最后一棵界桩。                                        京参加表彰大会,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接见。
               踏查中缅北段第 41 号界桩也是杨祖甲的一个心
           愿。从巴坡连部往南走一天路便到达马库,那里驻有                              不忘初心:从“光荣退休”到“二次出征”
           连队的前哨排,从前哨排到第 41 号界桩来回需要一                           1993 年 5 月,杨祖甲光荣退休,退休后被授予“献身边
           天半的路程。41 号界桩位于独龙江北岸,秋冬季节                        防三十年”荣誉勋章。2001 年 11 月,正式移交腾冲县军队离
           道路好走,到了雨季因为必须通过高程 180 米的滴                       退休干部管理所。舞台虽不同,初心永不改。杨祖甲始终保持
           水崖瀑布(从瀑布与崖壁之间通过),瀑布底与独龙                         革命军人“退伍不褪色、退休不退志”的本色,他将新的环境
           江水连成一片,比较危险。有人建议 :“还是返回马                        作为二次出征的舞台,继续为建设祖国、繁荣家乡发挥余热。

           库前哨排吧!”但杨祖甲说 :“这点困难算什么,过                            晚年的杨祖甲致力于采写腾冲文史资料,以及编撰志书,
           的时候大家小心些。”于是,大家披着雨衣,蹚着齐                         与人合作相继完成了《腾冲政协志》《腾冲土地管理 15 年》和《腾
           腰深的水,摸着水中若隐若现的石头,艰难地通过了                         冲军事志》等书的编撰出版,还独立完成《腾冲法院志》的编
           汹涌澎湃的滴水崖瀑布。上岸后,大家脱下衣服,将                         撰(待出版),以及《腾冲军休》的编撰出版。
           水拧干,继续前进,终于到达第 41 号界桩。                              无私大爱献边防,子承父志铸忠诚。杨祖甲的儿子也是一
               独立营防区共守护 10 棵界桩,南起位于高黎贡                     名在部队摸爬滚打 20 多年的边防军人,从普通战士成长为大
           山巴孜特山口附近的中缅北段第 34 号界桩,北至担                       校警官,多次立功受奖,还获得过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为祖国
           打力卡山萨拉山口的第 43 号界桩,全长 169.61 公里。                 的边防事业作出了特殊的贡献。每次看到儿子工作上取得新的
               巡逻查界是边防部队的日常工作之一,连队每                        成绩,杨祖甲总会感到由衷的自豪与欣慰。
           年平均要巡查界桩 1 至 2 次,很多区域都是无人区,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只要我还能动,我就要坚持做到不
           连路都不通。杨祖甲带领所属部队坚决执行上级指                          忘初心、继续前进,为国家的建设贡献力量!”杨祖甲表示。
           示,圆满完成巡逻查界等各项急难险重任务,为维护                         不论舞台和身份如何改变,定将心怀祖国和人民,让报效祖国
           国家主权完整和边境地区安全作出了贡献。                             的火种永不熄灭。
                                                                                                                   79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