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0 - 中国出入境观察2023年总第003期
P. 70
IA
活,顺便去村里开展“110”宣传活动。
独龙族文面的习俗当起源于一种古老的信念,
文面限于妇女,俗称“画脸”。《新唐书》称“文面濮”,
《南诏野史》称“绣面部落”,可见独龙族文面由来已
久。文面是一件极痛苦的事,一般是用一根荆棘刺出
图案,用锅烟或西南桦制成的染料着色。脸上血管、
神经丰富,要红肿、剧痛一周左右,所纹图案终生不
退。文面样式基本相同,不分氏族和家庭,女孩子长
到十二三岁,就需要文面。文面时,少女先洗脸后直
卧躺于地,一妇女用竹签蘸锅烟水在少女脸上画出图
案,以小木棍不断敲击一根荆棘上的硬刺,从上至
下地依图案刺戳破脸庞,再用锅烟或西南桦制成的染
料,反复揉擦刺文,让其渗入皮下。一周左右,红肿
消失,青蓝色的文样便永留脸上。
① ② 沿着独龙江走了半小时左右,杨荣便来到了肯
③
国芳老人家。还没进屋,好像是预感到了他的到来,
①向群众传授羊肚 性,唱着粗犷的歌,从一座山峰峡谷流向另一座山峰 肯国芳老人从家里迎了出来,笑容满面地向杨荣伸出
菌的种植技术
峡谷,日夜不停息,待闯过山崖巨石,便化成一片天 了双手。杨荣见状,急忙小跑几步,上前扶住老人。
②走访辖区群众
蓝色的水流,哺育着世代繁衍在此的独龙族群众。 老人身高约 1.3 米,瘦小却有精神,是如今为数
③看望孤寡老人
听着独龙江的天籁之音,沿着江边前行七八百 不多的独龙族文面女之一。孔当村安居房建成后,肯
米,便到了独龙江第一桥。桥不宽,可容一辆汽车通 国芳家从山上搬下来有 6 年了,退耕还林后国家定
过,车辆行人皆由此过河,桥两岸是钢筋水泥浇筑的 期发放粮食,家里打理着三四十亩草果地,经济条件
两座形似大门的桥洞,两侧由多根粗大的钢索和钢板 在村里算比较好的了。详细询问了老人的身体健康状
固定,桥身钢板铺就,是去孔当村孔干小组的必经之 况后,了解到前几天老人是风湿发作,现在已经不疼
路。今天下乡的第一站就是看望孔干小组的文面女肯 了,精神也比较好,杨荣便放心了,细心叮嘱老人的
国芳老人。前几天听说她身体有点不舒服,今天刚好 孙女要照顾好老人。
去看看她,还可以趁着早上刚起床,群众还没出门干 独龙江乡文面女从 2007 年的近 130 人减少到了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