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4 - 中国出入境观察2023年总第012期
P. 64
I
率 3 万汉、胡联军长途奔袭 700 余里,讨伐数倍于
己的大食军队。双方在怛罗斯河畔激战数日,最后由
于唐军队伍中的葛逻禄部临阵倒戈,导致唐军失败。
不过,阿拉伯人也从中领教了唐军可怕的战斗
力,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在西域始终谨慎行事。
2. 教训
今天来分析这场战争,失利原因主要有三,其
一是过于轻敌。据史料记载和后人考证,关于参战唐
军和阿拉伯军队数量主要有 3 种说法 :1.8 万对 7 万、
2 万对 20 万、3 万对 7 万。
笔者经查阅资料,并结合西域特殊的自然环境、
生产方式和经济特点,更倾向于 3 万对 7 万一说。
一役千年 不过不管哪种说法,唐军在人数上都处于绝对劣势,
这大约与高仙芝过于轻敌有关,也从侧面说明当时唐
□ 文 / 张 佳 图 / 紫 枫 王朝的自信。
其二是统战失当。在这场战争前一年,高仙芝
以“无番臣礼”征讨石国(西域古国,昭武九国之一,
位置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市附近),后来又背信
历史上,在新疆边境发生过很多事件和冲突, 弃义,掳走该国国王及贵族,屠杀老幼,极大损害了
有的看似偶然,在当时显得微不足道,最终影响甚 唐王朝在边疆的威信,造成各城邦、部落纷纷倒向阿
至改写了这一区域的历史走向,怛罗斯之战就是其 拉伯,后来葛逻禄部临阵倒戈与此不无关系。
中之一。 其三是孤军深入。这一战,唐军孤军深入境外
这场发生于东西方两大帝国间的战役,直接或 700 多里,在后勤给养、地形地貌、群众基础方面都
间接改写了西域千年历史走向,直至影响到 1000 多 处于绝对劣势(今日骄横如美帝辈,大约也不敢冒此
年后今天的新疆。 大险)。在这种情况下,就连当时被称为“帝国双璧”
之一的高仙芝,也难逃失利的命运。
1. 激战 以唐王朝的体量来看,这场失利只不过是帝国
战役发生在公元8世纪中叶,当时世界上呈现“三 边境冲突中的一段小插曲,在唐史记载中没有着墨太
巨头”鼎力的格局 :东方的唐帝国、以中东为腹地的 多,主将高仙芝也没有因此受到太大牵连,一路仕途
阿拉伯帝国(即唐史中的 “大食”)和西方的拜占庭 亨通,官拜右羽林大将军(从一品),直到后来率军
帝国。 平定“安史之乱”时,被玄宗枉杀。
当时,唐帝国处于国力正盛的“开元盛世”时期, 后世包括今天的史学家们,大多也都倾向于认
以安西四镇(碎叶、龟兹、于阗、疏勒)为支撑,不 为这场战争无关大局。
断巩固自己西部边境的统治秩序。而崛起于阿拉伯半
岛的阿拉伯人在扩张其势力于亚欧非三大洲后,雄心 3. 转折
勃勃要踏上中国的领土,最终,东、西方两大帝国的 但大风起于青萍之末,当时没有人意识到,这
力量在怛罗斯(一般认为怛罗斯的位置在今吉尔吉斯 场失利已经成为第一张倒下的多米诺骨牌——就像
斯坦与哈萨克斯坦边境的塔拉兹地区)遭遇。 冷战时期苏联在阿富汗失利引发连锁反应,直至苏联
此役,唐帝国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主动出击, 解体一样——其衍生的后果改写了整个西域地区的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