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9 - 中国出入境观察2023年总第013期
P. 89
关 文 化
由于负责开辟驼峰航线的美国陆军航空兵无力立 助下,艰难跋涉了 9 天 9 夜,终因断粮和染病被迫
刻承担飞行重任,这时中国驻美代表宋子文提出,可 放弃搜寻。
以由中国航空公司(CNAC)来参与这条驼峰航线的 1945 年,二战结束后,美国《时代周刊》这样
开辟和运行,而美军则向中航提供飞机。但是美国中 描述驼峰航线 :在长达 800 余公里的深山峡谷、雪
印缅战区司令史迪威将军和美国陆军航空兵司令阿诺 峰冰川间,一路上都散落着这些飞机碎片,在天气晴
德将军等美军将领,一点也不希望这条航线由普通的 好的日子里,这些铝片会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这
中国老百姓来领导,不过他们确实需要中航飞行人员 就是著名的“铝谷”。
的经验和原有的 20 多架飞机。所以,他们提出了一 1996 年 6 月 C-53 坠机残骸被缅甸猎人发现,
个折中的方案 :由美军租用 CNAC 的机组人员和飞 同年 11 月 17 日缅方通知了中方。中方十分重视,
机,来承担一部分中印航线的任务,并承诺,一旦中 泸水市人民政府派人员守护坠机残骸达 540 天,怒
航损失一架飞机,他们马上就为此补充一架。这样, 族青年曲天成为守护坠机残骸献出了年仅 24 岁的生
CNAC 就以受美军领导的一支商业航空公司的平民运 命。1998 年在云南省人民政府的支持下,经过多方
输队身份,参加了著名的驼峰航线运输任务,他们是 努力,3 月 30 日将 C-53 坠机残骸分割成三部分运
除了美国陆军运输队外,唯一飞越驼峰航线的单位。 送到泸水市片马抗英纪念馆暂时保存。怒江州人民政
怒江州是“驼峰航线”的一段重要空中走廊, 府在 C-53 坠机址设立了纪念标志。2003 年,泸水
怒江大峡谷和“石月亮”是驼峰飞行员十分熟悉的地 市市委、市政府决定筹资建立以 C-53 坠机残骸为主
面导航标志。据统计,1942 年 5 月至 1945 年 8 月 体的纪念馆,修复并展出 C-53 坠机原形。
抗战胜利为止,中美空运大队飞越驼峰 8 万架次、空 1997 年,80 多岁高龄的美国弗吉尼亚州飞行员
运物资 80 多万吨,保障了缅北战场抗战物资的需要, 福莱切·汉克斯再次来到怒江,在片马怒江驼峰航线
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但是,中美两国也为此 纪念馆里,他双手抚摸着在驼峰航线飞行中失事的,
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中美共损失飞机 609 架,牺牲 好友吉米·福克斯驾驶的 C-53 运输机残骸,抑制不
飞行员 1500 多名,坠落在怒江州境内的飞机 27 架, 住内心的激动说 :“50 多年来我一直在寻找,为的就
其中战斗机 7 架,运输机 17 架,3 架机种不详。坠 是这一天。”
落在泸水市境内高黎贡山山脉的 C-53 运输机,是目
前遗留在地面上最完整的飞机残骸。 一座哨所象征薪火相传的戍边情怀
1943 年 3 月 11 日,美国飞行员吉米·福克斯 高黎贡山山脉像一条巨龙横亘于怒江与群山之
与中国飞行员谭宣、王国梁驾驶中国航空公司 C-53 间,重峦叠嶂,江河纵横,莽林层层,雪峰皑皑,磅
运输机从中国昆明巫家坝机场飞往印度汀江途中,因 礴之势无以复加。绵延千里的高黎贡山山脉,在片马
遇到低气压、强气流而不幸在泸水市片马镇境内坠 东面突然如刀削斧砍,形成一个巨大的“V”形剪刀口,
落。同一编队的彼得·古蒂亚围绕着坠机点不停地盘 这个口便成了连通怒江与片马的必由之路,这就是片
旋,希望机舱里有人能走出来,对着他招手,但飞机 马丫口,人们却叫它风雪丫口。
一直安静地躺在山坡上。几天后,彼得·古蒂亚再次 风雪丫口与片马唇齿相连,互为依托。风雪丫
飞越这里时,白雪已经覆盖了整个山坡,直到有一天 口因为片马的战略地位而凸显出重要性。宋教仁在
飞行员们发现,C-53 的旁边出现了黑熊。 《滇西之祸源篇》中这样写道 :“片马……东邻大理府
从 此 以 后, 寻 找 C-53 从 来 就 没 有 停 止 过, 云龙州之六库寨,南望马面、大塘二关,西通北缅之
1944 年,中国军队收复怒江以西部分地区,在福克 密支那,北方为野人山腹地。自大理云龙西来与自腾
斯父母的请求下,汉克斯和中国航空的另外两名飞行 越北来往野人山之道,皆会于此,足称迤西之要害 ;
员雷德·霍姆兹、史蒂夫·库赛克组成了 3 人营救小组, 若据而有之,则南可以制永昌(现保山),东可以窥
从昆明出发,经过保山到怒江搜寻 C-53。10 月下旬 大理。乾隆时,尝因夷人冠片马各寨而迤西震动,即
进入高黎贡山的原始森林,在 20 多名当地民工的帮 其证矣。盖高黎贡山之险,不可与敌共之者也。”而
2020 年第 01 期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