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 - 中国出入境观察2021年总第026期
P. 34
FOCUS 聚 焦 | 特别策划
“习惯了”是他们的青春答案
“习惯了”是他们的青春答案
□
□ 文 / 彭维熙 图 / 彭维熙 闻 飞 郑劲松 文 / 彭维熙 图 / 彭维熙 闻 飞 郑劲松
信封是磨损的,邮戳是 12 月 4 日,从河南漯河 人在这里坚守。”
翻山越岭 3804 公里,历时 22 天的家信,终于到达 笔者感受到这个群体的“与众不同”,开始寻找
闻飞手中。 见怪不怪,习以为常,寻找那些与“习惯了”有关的
从床头柜抽屉最深处翻出家信,闻飞小心翼翼 故事 。
地拆开向笔者展示,字迹歪歪扭扭,还配有可爱的
小人儿、花朵、房屋装饰。“你啥时候回来?我想你 “我以为西藏仅有雪山戈壁”
了……” 外表刚毅的闻飞双眼湿润泛红,“6 岁的孩子, 走到派出所门口的执勤小屋,实习民警高楠正
有了自己的情感,在孩子的心底很渴望很期待缺席的 在认真核查前往珠峰大本营游客的边境管理区通行
父爱。”他说,休假回家会把这封皱巴巴的信裱起来, 证,动作干练利落,逐一提醒游客注意防寒保暖。
作为最珍贵的纪念。 高楠是中国人民警察大学的学生,今年 1 月 18
闻飞是西藏珠峰边境派出所副所长。信是刚学 日,他和另外 3 名同学被分配至所里实习,从繁华
会拼音的 6 岁女儿闻李萱送给他的新年礼物。由于 热闹的大都市到举目皆山的边境一线,除了昙花泡影
驻地偏远,礼物一度“丢失”。“习惯了!能收到已是 的新鲜感,更多的是一幕幕场景刷新他们的认知。
万幸,好多人的信件都石沉大海。” “山连山拐接拐,人在车里左右摆。”从日喀则
像闻飞一样,珠峰边境派出所的人,都有“习 市区到派出所 364 公里的崎岖山路,足足走了 7 个
惯了”的事。在所里待了 12 年的民警王兰波,一直 小时,仅切村到卧龙村,30 公里的距离就有 108 个
未曾想过离去,“习惯了这里的工作,熟悉了这里的 急转弯,实习民警高楠回忆道 :“晚上躺在床上休息,
百姓,这里早已成为第二故乡。” 同事纷纷建议王兰 都感觉床好像还在摇晃。”接踵而来的高原反应,让
波调往低海拔地区,因为他连续两年的休假归队都患 这四名实习民警感受到高原的确是不好惹,话说快
上肺水肿,“病一好还是想回珠峰,习惯了,总要有 了、路走快了都得喘上好几口气。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