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1 - 中国出入境观察2023年总第009期
P. 51
I U U A
华人逐渐向北扩散。新西兰著名华人学者叶宋曼瑛 再次迁移其他国家或返回中国。
曾说 :“2001 年新西兰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华人人口 2013 年新西兰人口普查的详细数据表明,15
在新西兰的分布可以说是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 岁以上的华人中,86.7% 的华人拥有某一领域的
城镇、乡村、河滩、湿地以及滩涂都有华人的足迹。” 正式教育认证,得到学士及以上学位的华人高达
然而,2013 年 5 月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171411 名 33.7%,高于新西兰全国的平均值 20%。但实际上,
登记的新西兰华人中,有 88.8% 居住在北岛,11.2% 较高的教育程度并没有转化为与之相对应的收入水
居住在南岛,这表明目前绝大部分华人仍集中在如惠 平。15 岁以上的华人年收入中位数为 1.6 万新西兰
灵顿、奥克兰等新西兰北岛的各大中城市之中。 元,低于全国平均值的 2.85 万元,也低于新西兰亚
(三)留学生群体成为主体 裔群体的平均水平 2.01 万元。新西兰华人最常见的
2013 年数据显示,在类型构成上,近 7 万华裔 就业领域主要集中于住宿及食品服务类(16%)、零
移民中有 24222 人为留学生签证,在新西兰所有外 售业(13.5%)和专业、科学及技术服务业(11%)。
来留学生中数量最多。 华人较低的就业率和经济收入水平状况,侧面反映
进入 21 世纪,中国自费出国留学人数快速增长, 了他们在当地社会的融入程度不高,无法将自身技
留学新西兰的华人规模也逐步扩大。数目庞大的新 能转化为相对应的收入,有些华人甚至很多人无法
西兰中国留学生群体很大比例在其毕业后选择继续 找到稳定的全职工作。
留在新西兰,从而构成了新西兰中国新移民群体中的 而在参政方面,新西兰中国新移民于近些年有
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中国留学生的相关研究发现, 所突破,主要表现为一些中国新移民的优秀代表开
中国留学生在完成学业后选择留在新西兰当地的意 始跻身新西兰国家政治的高层。如 2004 年当选行动
愿更高。在一份对 80 名中国留学生的调查中,71% 党国会议员的王小选,2011 年当选国家党(执政党)
(56 人)的中国留学生打算完成学业后在新西兰工作, 国会议员的杨健博士,工党华人议员霍建强以及保守
68%(54人)打算申请永久居留权。庞大的留学生群体, 党候选人杨宗泽等。然而,大部分普通中国新移民却
以及留学生毕业后大量转化的新西兰技术移民群体, 对政治热情不高,历次新西兰大选中国新移民的投票
使得留学生成为新西兰中国新移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率都较低。而且新移民投票率同在新 10 年以上的老
2012—2013 年度调查显示,新西兰 42% 的熟练技术 移民相比也低得多。根据新西兰 2011 年大选投票率
移民是由留学生转化而来。 统计,有 59.4% 的中国新移民在该年大选中没有参
总体而言,在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中国国内民 加投票。而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中国新移民对所在国政
众的富裕程度不断提高,以及新西兰灵活政策的多重 治体制认识匮乏、民主参与意识淡薄以及一定程度的
影响下,使自 20 世纪 70、80 年代逐渐增多的新西 语言沟通障碍等因素造成的。
兰中国新移民具有了这样的特点 :数量多、来源广、 在新西兰宽松、灵活的移民政策下,随着中国
知识技术水平较高以及资金实力较好。在此基础上, 与新西兰之间的经贸往来不断增强,新西兰中国新移
这些拥有新特点的中国新移民正在逐渐成为推动新 民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未来中国新移民将会对新西
西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作为文化的生动 兰社会产生越来越广泛的影响。然而,也应看到的是,
载体,也推动了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进而成为推 中国新移民融入当地社会仍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
动中新两国友好关系发展的桥梁。 实现中国新移民与新西兰主流社会间更好地融合,需
然而从另一方面来看,尽管新西兰的中国新移 要的不仅是新西兰所推行的宽松的移民政策与多元
民数量在不断增加,且大多受教育程度较高,但他们 的文化政策,以及新西兰政府对移民管理的完善,还
在新西兰社会的融入程度相较于其他族裔而言并不 需要的是中国新移民的自身行动。新移民需要积极融
高。这些新移民在具体的就业、学习、生活等方面也 入当地社会,并主动为推动当地的建设和发展做出更
并不能很好地适应,以至于很多华人在取得新西兰的 大的贡献,进而作为中新两国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为
永久居住权之后却因无法很好融入当地社会,而选择 两国关系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