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0 - 中国出入境观察2023年总第004期
P. 90
传
UA
左:绥芬河铁路口
岸等待入境的货车
右 :20 世 纪 70 年
代末期归属公安部
队建制时期,利用 北大地的铁路却在历史的节点上改变了这座城市命 短暂的繁荣,当时来自俄、日、朝、英、法、意、美
铁架进行货物列车 运的走向,也折射出东北的百年变迁。 等 18 个国家的使节齐至绥芬河,各国商贾云集,人
车体检查
中东铁路,是“中国东方铁路”的简称。绥芬 口有近 10 万之多。每一个商铺都把本国的国旗、商
河作为其东部线的起点,至今仍保留着全国唯一的一 号旗帜插在门前,因此绥芬河就有了“旗镇”之称。
套骑马式双道铁轨。皑皑白雪中,一宽一窄套排的两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随着“九一八事变”爆发,
条铁轨蜿蜒深邃,一列列满载货物的列车从这里穿梭 日本侵占绥芬河,城市人口骤减至 4 万人,昔日的
而过,百年口岸的繁荣兴盛因此而来。时间回拨 100 繁荣景象已成过眼云烟。
多年,这两条冷冰冰的铁轨,记录着列强瓜分中国的
兵连祸结。 三
从 19 世纪 80 年代开始,沙皇俄国一直把吞并 20 世纪初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风起云涌,
中国东北地区作为它的既定国策,酝酿建设一条穿过 催生了绥芬河国际红色秘密交通线的建立,历史赋予
中国东北地区的铁路,把远东重镇符拉迪沃斯托克与 了这个边境山城神圣的使命。
西伯利亚铁路东段连接在一起。但苦于没有借口,一 1919 年 3 月,莫斯科召开了国际共产主义代表
直难以付诸实施。直至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北洋舰 会议,宣告第三国际即共产国际成立。为了帮助创
队的覆灭以及《马关条约》的签订,让沙皇俄国找到 建中国共产党,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在上海、北京、
了可乘之机。为了自身利益,俄罗斯帝国、德意志帝 哈尔滨设立了交通联络处,开通了从大连海路通往上
国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以提供“友善劝告”为借口, 海,陆路通往北京的交通线。绥芬河地处中东铁路东
迫使日本把辽东归还清政府。这一举动诱使晚清政府 线,被设立为地下交通中转站。从此,绥芬河成为中
与沙皇俄国交善。 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联系的重要枢纽。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 年),清政府特使李鸿章 1927 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走上了独立
赴俄祝贺沙皇加冕典礼,与沙俄签订了《中俄御敌互 领导中国革命的道路。在此转折点,迫切需要召开一
相援助条约》(简称《中俄密约》),并同意沙皇俄国 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以研究关于中国命运及革命成
修建东清铁路(中东铁路)。 败的重大问题。但迫于国内严重的白色恐怖,很难找
1898 年 8 月中东铁路正式动工,1903 年 7 月 到一个安全的开会地点。
14 日中东铁路全线通车。受此带动,绥芬河迎来了 为了中共六大的顺利召开,共产国际、苏联共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