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7 - 中国出入境观察2023年总第009期
P. 67

I   I  A   U





           正确路线上来,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那么,对于                         无疑是“十月”;二是那时人们习惯上多用农历,可
          “左”倾教条主义的《红军问题决议案》,即使个别人                         能公历的 11 月正是农历的 10 月。笔者认为前者的
           带有这份文件,恐怕也不会保留了。特别是延安整风                         可能性更大些。
           时,任弼时同志对自己在苏区中央局执行王明路线作                             第二,《红军问题决议案》两个版本通过的称谓
           过多次检讨。这份有着明显错误的文件,在那时也应                         不同。铅印本是“苏区党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并

           属清理的对象,很难有保留下来的可能。                              且放在《红军问题决议案》文件标题之前 ;原抄件是
               四是中央苏区被国民党军队多次“围剿”,红军                      “中央苏区第一次党代表大会通过”,而是放在《红军
           物品几乎全部销毁。红军主力撤离中央苏区后,中央                         问题决议案》文件标题之后。这是因为中共中央代表
           革命根据地是敌人“围剿”的重灾区,蒋介石憎恨苏                         团到苏区后,既要代表中共中央,又要主持苏区中央
           区群众拥护红军,曾下令报复性的屠杀,凡是有子弟                         局,其实后来合为一体,但是当时的称谓还不统一。
           在红军部队的人家,“一经发觉,罪及全家”,“杀无                            第三,《红军问题决议案》两个版本的自然段不
           赦”,全家灭门,石头过刀,万户萧条,甚至出现了“无                       同。铅印本全文是 23 个自然段,中央档案原抄件是
           人区”。苏区的红军的物品,甚至哪怕是中共或红军                         22 个自然段。铅印本最后一个自然段属于对全文的
           的一张纸片,都会惹来灭门之祸。因此,苏区中共和                         总结,放在最后作为独立的自然段,是较规范的公文
           红军的文物非常稀少。当年在瑞金创刊的中央机关报                         格式。中央档案原抄件,把决议的第十一项扩大红军
          《红色中华》,最多时发行约 4 万份, 可是现在非常稀                      的内容与全文的总结合为一个自然段。两个版本相比
           少,连瑞金博物馆只收藏有被火烧毁的半份《红色中                         较,铅印本更规范。
           华》报。                                                第四,《红军问题决议案》两个版本的文字内容
               笔者收藏的这本《红军问题决议案》,也有被火                       有诸多不同。两个版本相比较,发现有 56 处文字有
           烧的痕迹,破损处少了 100 多字。这应该是红军家                       所不同。其中原抄件有抄漏字的,有抄漏单词的,也
           属或者房东在红军走后,主动将红军留下的书籍和有                         有抄漏句的,如第 9 自然段 :“在党内党权高于一切
           文字的纸张藏于墙内或房梁上,在 20 世纪八九十年                       的观念没有打破,所以在组织上产生了各级党的委员
           代,拆旧屋建新房时发现的,并由书商到赣州等地农                         会,这种组织是削弱了政治委员和政治部代表党和政
           村收购又高价卖给我的。当时,有一大袋子残书旧报,                        府”之后就漏有“在红军中的最高权威,因此影响到
           如红军歌谣、路条、票证、课本、布告、纸币等。当时,                       政治委员”这 18 字,后接“制度不能彻底实行,政
           我没在意,也没时间整理。最近整理藏书,发现了这                         治工作不能健全起来,这是主要原因之一”(见图 2)。
           本《红军问题决议案》,虽说是残本,但它却是一本                         再如第 19 自然段的最后一句,原抄件是“须与加紧

           孤本,弥足珍贵。                                        对指挥员在思想上行动上确能做红军的领导者。”铅
                                                           印本则是“经与加紧对指挥员的教育训练同时注意,
               “红军问题决议案”铅印本与原抄件的比较                         使每个指挥员在思想上行动上确能做红军中的领导
               笔者对《红军问题决议案》的铅印本与原抄件                        者。”铅印本此处多了 16 字。
           进行了比较,发现有许多不同之处。                                    第五,《红军问题决议案》两个版本的标点符号
               第一,《红军问题决议案》两个版本通过的时间                       有所不同。其中有抄漏标点符号的,有多加标点符号
           不同。据史料记载,中央苏区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是                         的,也有标错标点符号的,共有 66 处不同。这在当
           1931 年 11 月 1 日召开,至 5 日结束。会议通过的决                时的历史背景下,属于正常现象。民国时期虽规定了
           议时间本应是 1931 年 11 月,但铅印本封面上却是                    12 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但不统一和规范,直至建立
          “一九三一·十·印”,时间上有差异。其原因,笔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后的 1951 年,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
           认为有以下两点 :一是“中央代表团”在中央苏区党                        局发布了《标点符号用法》,之后,标点符号才趋于
           第一次代表大会前已经起草并印出了这本《红军问题                         完善,有了统一的用法。笔者认为,标点符号有所不
           决议案》,只是在会上通过而已,会议之前印的时间                         同,只要不影响内容的表达,都属正常现象。
                                                                                                                   65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