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 - 中国出入境观察2023年总第007期
P. 42
A UO
认为,除去中国老龄化社会对于劳动力的需求增长这一宏观的拉 2019 年 7 月 4 日,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
动因素外,地方性的“推—拉”因素包括 :一是境外边境省份地 省民族宗教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主办,国
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边民生活较为贫困 ;二是境内经济发展相 际移民研究中心承办,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国际
对快于劳工需求的增加。例如广西崇左总人口近 240 万,拥有 移民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会议暨《欧洲移民蓝皮书
48 万的中青年劳动力,其中有 42 万劳动力转移到沿海地区就业, (2019)》发布会在广州召开。
这一劳动力短缺正好为每年约 15 万的越南劳工所补充。跨境贸 会上,国家民委政策理论研究室副巡视员李锡
易人员也是跨境移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自缅甸,在昆明经营 娟宣读《关于同意成立国际移民研究专业委员会的批
的罗兴伽人积极地通过与领事馆建立联系,并通过宗教网络扩大 复》,并代表国家民委讲话,要求国际移民研究要坚
商业网络 ;而在缅甸经营的华人似乎更依赖于两国都存在的社会 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专业委员会管理要规范运行、突
网络来进行活动(马翀炜等,2018)。 出国际移民研究广外特色,并服务于广东乃至全国国
综上所述,我们打算研究的问题包括 :我国边境跨境移民 际移民治理大局,把国际移民研究专业委员会工作做
流入模式和空间特征 ;跨境移民主体是谁、跨境动力是什么 ;移 好、落实,争取做出亮点、做出特色、做出品牌。
民模式包括哪些、移民所涉及的网络是怎么样的 ;跨境移民依赖 作为专委会学术精品,《欧洲移民蓝皮书
的空间形态有哪些,他们是如何被毗邻国家的政治、经济、国防 (2019)》在本次会议上发布。在当代,人口跨境流
政策所形塑的,移民利用这些空间元素将形成何种空间模式。 动成为常态,难民和移民融入成为欧洲社会热点,
与以往相比,我们的研究体现了三点创新 :第一,空间 因此难民和移民研究成为观察和研究欧洲的重要视
视角下对跨境移民活动的整体性探索。整体性既体现在对于 角。国际移民研究中心主任、本书主编毛国民教授
某一地点的多个空间要素的分析和综合,也体现在对于某一 介绍了 2018 年欧洲难民和移民的总体状况。据欧盟
特定人群跨越多个地点活动的整体性把握,目的在于对边境 统计数据,进入欧洲寻求庇护的难民数量在总体上
的“空间—人”关系的把握,既符合微观行为者的真实逻辑, 连续 3 年减少。目前,欧洲已进入后难民危机时代,
体现人文关怀,又有宏观上鸟瞰的视角。第二,以往的研究多 遣返和融入是难民管理的重点 ;虽然难民进入为老
为一个地点的案例研究,我们想通过科学选择地点(西南的云 龄化欧洲提供了劳动力供给,但很难成为语言和技
南、广西和东北与俄罗斯交界的区域)进行研究,并通过科学 能匹配的劳动力,难民移民就业不稳定、失业率高;
的比较分析,探讨一般性规律。第三,注重跨境人员身份的不 难民和移民居住相对隔离在欧洲各国普遍存在,社
确定性以及中介网络在跨境移民中的作用,试图在流变中更好
地把握行为者的社会性和空间社会性,科学、合理地构建边境 链 接
与移民的知识体系。
我们的研究思路是 :第一,跨境移民所跨之“境”,绝非
简单的国家边界,而是由边境城市、口岸、村镇、道路、开发 2016 年 12 月,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广
区所共同构成的实实在在的空间。从历史到当下,这些空间元 东省民族宗教研究院共建成立了国际移民研究中
素都受到毗邻国家历史、政治、政策、资本的影响。对这些空 心,目前中心已成为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理
间的考察,有助于我们理解国家政策的变迁和找寻当下跨境移 论政策研究基地、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备案中
民的起点 ; 而对于移民如何利用不同空间的考察,有助于我们 心。中心的定位是促进移民研究和国内外交流,
理解移民的能动性和跨境移动的空间发展趋势。第二,跨境移 为政府决策咨询提供服务,在深化移民管理改革
民之“移民”, 也非单一的民族,而是具有不同生计方式、历史、 方面发挥智库作用 ;培养和培训国际移民研究方
文化习俗、处于不同经济地位、从事不同职业的人群。他们跨 面的专业化、职业化高端人才。中心聚焦三个研
境的目的主要集中在贸易、婚姻和劳动。然而,他们的身份存 究方向:国际移民组织研究,国际移民政策研究,
在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可以是族源上的模 广东移民治理研究。为促进学术交流和政策咨询,
糊性,也受到不同国家政策的影响,更有可能是某类行动者的 中心每年举办一次国际移民研究高峰论坛,并主
策略或曰“灵活身份”,与跨界机制相关。 持出版《欧洲移民蓝皮书》《国际移民研究》集刊。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