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9 - 中国出入境观察2023年总第007期
P. 49

កᐭᄮ䲏

                                                                                                  A  AI       IA





           玉麦乡的群众来说,能吃上新鲜的蔬菜已经是“迎来
           了春天”。                                              链  接     “时代楷模”卓嘎、央宗姐妹
               除了食物,玉麦乡的医疗水平非常落后,虽然
                                                                  “时代楷模” 卓嘎、央宗姐妹成长生活的隆子县玉麦
           也有兼职村医在这里生活,但是医生一旦休假,只能
                                                              乡,地处祖国西南边陲。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很长一段时
           依靠派出所的卫生员。诸如发烧感冒、痢疾拉肚、跌
                                                              间,仅有父亲桑杰曲巴和卓嘎、央宗姐妹一户人家,被
           打损伤等常见疾病,卫生员李永明都可以对症下药。
                                                              外界称作 “三人乡”。她们在父亲桑杰曲巴的影响和带领
           因为李永明用药见效,又很热情耐心,乡亲们给他取
                                                              下,始终秉持 “家是玉麦,国是中国,放牧守边是职责”
           了个藏语名字叫“尼玛多杰”,直译过来叫作“太阳
                                                              的坚定信念,几十年如一日,守护着祖国的领土,谱写
           金刚”,意思是给了他们希望和光明。
                                                              了爱国守边的动人故事和时代赞歌。
               在玉麦乡群众眼中,派出所民警是与他们穿同
                                                                  2017 年 10 月 28 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卓嘎、央宗姐
           一件衣服、吃同一碗饭、生活不分彼此的亲人。在一
                                                              妹回信,高度评价她们父女两代接力为国守边的行为,
           年四季雨雪交错的玉麦,只要有困难,他们可以毫无
                                                              感谢长期为守边固边忠诚奉献的同志,勉励广大农牧民
           顾虑地找到派出所。在他们眼中,这些年纪轻轻的小
                                                              群众扎根雪域边陲,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
           伙子们无所不能,是值得依靠的,是完全可信赖的。
                                                              建设者。在回信发表一周年之际,中央宣传部于 2018 年
               在玉麦边境派出所的墙上挂着这么一幅图片,
                                                              10 月 19 日,向全社会宣传发布卓嘎、央宗姐妹的先进事
           上面是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年轻人吃苦创业的话 :“现
                                                              迹,授予她们 “时代楷模” 称号。
           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 ;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
           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
           选择了高尚。青春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
           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
               这里偏远艰苦、闭塞寒冷,没有车水马龙和璀
           璨灯光,只有边关的冷月和寂寞的河山。但一群来
           自五湖四海,平均年龄仅 28 岁的年轻人相会、相识、
           相聚于玉麦,以赤诚火热的爱国之心,以舍小家为大
           家的家国情怀,把最好的青春奉献在这里。他们背井
           离乡,克服相思之苦;告别父母怀抱,选择独自成长;
           远离热闹繁华,承受孤寂萧条。

               1962 年,对印自卫反击战中,玉麦乡处于战线
           的最前沿。反击战 束后,这里只有 5 户 20 多人。
           到1987 年,随着外界生活物质条件不断改善,其
           中4户人家先后搬到交通较为便利的曲松村,仅留
           下桑杰曲巴一户 3 口在此坚守。如今,有 46 户群
           众迁入了玉麦乡,玉麦乡的戍边队伍更加壮大。从
           边防派出所到边境派出所,虽然身份转变了,但履
           行职责、捍卫神圣国土的使命没有变。全体民警把
          “时代楷模”卓嘎、央宗姐妹爱国守边的先进事迹当
           作前行的明灯,以“家”的名义,守护好祖国的每
           寸净土,将玉麦的苦、守边的难化作满腔热血,以
           实际行动当好“加强民族团 ,维护社会稳定”的
           新时代戍边人。                                                                              派出所民警维护国家主权
                                                                                                                   47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