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2 - 中国出入境观察2023年总第007期
P. 52

高度宣传  深度报道
      JU
        焦
        聚
      JIAO



                                                                         对卓嘎、央宗姐妹而言,这是一个期盼已久的
                                                                     日子 ;对玉麦乡群众而言,这是一个格外特殊的日子
                                                                     ——习近平总书记给卓嘎和央宗姐妹、给扎根高原守
                                                                     边固边各族群众的回信,就要送到这座雪山环绕的小
                                                                     山村了。

                                                                        “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习总书记到偏远山区看
                                                                     望慰问群众,就萌生了告诉总书记我们生活很好的念
                                                                     头。”有了这个想法的姐妹俩心情格外激动,接连几
                                                                     天夜不能寐。
                                                                         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之际,卓嘎和央宗决定给习
                                                                     近平总书记写封信,汇报玉麦乡从当年的“三人乡”
            桑杰曲巴老人一家
                                                                     发展到如今 9 户 32 人、生活水平节节攀高的喜人变
                                                                     化,表达乡亲们一起坚持放牧守边的决心。
                                                                        “总书记在回信中说,祖国疆域上的一草一木,
                     掬的脸。                                            我们都要看好守好,而这也是父亲当年对我们说过的
                         其实,在玉麦乡,不仅是卓嘎、央宗,辖区藏                        话。”聆听着自治区领导宣读的回信内容,卓嘎想起
                     族群众的心里也时时装着派出所民警,民警们更是把                         父亲的谆谆教导,禁不住流下了泪水。
                     他们放在心上。去年,村民次仁曲杰的儿子扎西次仁                             1990 年前,卓嘎一家三口是玉麦河谷仅有的乡
                     夜里高烧不退,情急之下,他拨通了边防派出所电话,                        民。由于玉麦每年有 200 多天是雨雪季,不适宜青
                    “请救救我的孩子!”民警彭维熙当即带着卫生员顶                          稞生长,姐妹俩和父亲需要每个月步行 40 余公里山
                     风冒雪赶到次仁曲杰家……                                    路,到距离玉麦最近的公路搬运货车运送来的粮食。
                         来到玉麦乡后,几次走进卓嘎家,这位既不会                            每次运输粮食,一家三口都要穿越一片沼泽地,
                     说汉语又腼腆的妇女总是微微一笑,默不作声。她一                         翻越海  5000 多米的日啦雪山,特别是在每年 11
                     直在忙碌。就是和笔者围坐火炉聊天时,也在编织竹                         月至次年 5 月的封山期,这段路更是崎岖难行。这
                     篓。后来她开口说 :“从来没听父亲说过苦和累。养                        样的日子,他们一守就是 20 多年。
                     牛不能吃肉,要挤奶,做奶渣、酥油,然后拿去曲松                            “有国才能有家,没有国境的安宁,就没有万家

                     村换粮食,走一趟来回要 3 天。”                               的平安。”玉麦乡党委书记达娃深有感触地说,“习近
                         看到笔者远道而来,卓嘎取出家里的老相框,                        平总书记的这些话字字烙在我们的心坎上,玉麦之所
                     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卓嘎说,很多时候她不敢也不                         以发展得这么快、这么好,与卓嘎、央宗姐妹一家人
                     愿回忆过去的岁月,因为那是“野人般”过的日子,                         扛着国旗放牧守边密不可分。”
                     如果没有父亲的坚守,她真不知道今天会在哪里。正                             达娃自豪地介绍,在卓嘎、央宗姐妹的带动下,
                     是父亲,给了她做人的道理和生活的勇气。可以说,                         如今乡里无论工作人员还是牧民,人人都是义务巡边
                     在中印边境地区,他们是“不拿枪的战士”,以羸弱                         员,放牧、巡边、守边已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这两年,
                     之躯,宣示着国家的主权。                                    达娃他们先后 6 次翻越平均海  4700 米的大小山口
                                                                     13 个,徒步进入无人区,用双脚丈量边境线,绘制
                         阳光,照亮了玉麦的明天                                 了“玉麦乡边境无人区里程图”。
                         2017 年 10 月 29 日清晨,多日雨雪交加的玉麦                    高原格桑花,不畏风雪寒,被藏族同胞亲切地
                     乡突然放晴,玉麦乡迎来了一年中难得的好天气。卓                         称为“幸福花”。卓嘎、央宗姐妹就像盛开的格桑花,
                     嘎和央宗姐妹一大早换上了节日盛装,期待着一个重                         放牧守边不畏艰辛,忠诚奉献默默坚守,只为了玉麦
                     要时刻的到来。                                         的明天更加美好。
       50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