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6 - 中国出入境观察2023年总第013期
P. 76
前 锋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既然上天给了我们熊猫血, “快 10 年没出过屋了,感谢你们这些后生仔
就是要肩负起这个使命。 竟我的一次献血,或许能 哟!” 村边的空地上,97 岁高龄的老人谭美日安
挽救一个人的生命。”王莹莹说。 详地坐在轮椅上,一边享受着冬日里温暖的阳光,
每一名稀有血型成员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 :将 一边感慨道。身旁,老人业已 69 岁的儿子谭杨松
爱心接力起来。2020 年 1 月 4 日 9 时许,高睿达在 紧紧地握住了金龙边境派出所教导员赵进东的手,
其稀有血型微信群里发布了一则用血的求助信息,群 眼中忍不住泛出了泪光。
里立刻热闹了起来,在哪里、献多少、什么时候去? 谭杨松、谭美日母子家住广西龙州县金龙镇,
一条条滚动的信息汇成了爱心长河。第一个赶到献血 在本地颇有些名气。原因是谭杨松年轻时当过民
屋的稀有血成员范金阳认真配合血站工作人员登记 兵、自称打过仗,性格非常刚硬。近几年,因为
填表、测量血压、血液初检,“以前最多献过 300 毫 对发放补贴的事情有看法,他多次到政府部门 “反
升血,我现在是两个孩子的妈妈,身体挺好的,没事, 映问题”,是一个出名的 “倔脾气”。镇政府和村委
这次抽 400 毫升没问题,半年后如果还需要,我还 多次找他做工作,可老人认死理,谁劝都不听。
会继续将爱心传递下去。”范金阳说道。 2016 年,赵进东到广西崇左金龙边防派出所
每名稀有血型志愿者实行 24 小时开机,随时听 任政治教导员,获知了谭杨松的情况,便决心啃
候血站召唤。成员孙翠翠得知通化市患者急需手术用 啃这个 “硬骨头”,借下乡之机登门拜访。
血后,赶往通化市中心血站为患者捐献血液400毫升; 果然,谭杨松看到他,第一个反应就是 :“你
成员高朋光做通家人的思想工作,连夜奔赴天津为患 什么也不用说,我不听你的!” 碰了 “钉子” 的赵
者捐献血液 ;成员盛秀婷接到用血求助后,第一时间 进东只得先打道回府。回程路上,他陷入了沉思,
赶到白山市中心血站为患者捐献了血小板 ;王丽华、 脑海中总是浮现出谭杨松那沧桑的面庞、破旧的
郑玉花等 23 名 B 型 Rh 阴性血成员爱心接力,先后 棚屋,还有他行动不便的高龄老母亲,这些场景
为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输血 5200 毫升来延续 刺痛了他的心。
生命。曾经,他们无缘相识,而今,因为一次无私的爱, 赵进东想,先别提说服教育,自己应该先为
他们之间变得血脉相连。 老人做些什么。
5 年来,500 多名稀有血成员通过视频、语音、 打那以后,赵进东就彻底 “惦记” 上了谭杨
文字以及现场教学等方式,为广大群众提供稀有血救
助、科普教育、孕产妇咨询等服务 12800 余次,150
名成员多次往返于长春、吉林、四平、通化及辽宁、
天津、黑龙江等地开展救援,先后开展应急献血 240
余次,捐献“救命血”70500 毫升,接到患者赠送
的锦旗 8 面,推送稀有血科普知识 16500 人次,筹
集公益性善款 6.58 万元。2019 年末,高睿达又在网
络上成立了“吉林省稀有血型之家”公众号,进一步
展血液科普宣传,截至目前,成功推送各类关于血
液的科普信息 29 篇,阅读量过万次。
“授人玫瑰留有余香,想到自己的血液在他人的
身体里流淌,使另一个人获得重生,那是给予另一个
人生命的感动,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只要身体允
许,我和我们团队的每一名志愿者将一直在献血的道
路上义无反顾地走下去,为更多的人带去幸福。”高
睿达说。 赵进东看望谭美日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