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9 - 中国出入境观察2023年总第008期
P. 89
I HAI SHI EI
光如水,人在其中,濯濯如新出浴 ;而随着远山遁隐 岱小脑袋一歪对曰 :“笔中花朵梦将来。”对仗工整,
云中,清朗歌声方始稍息(《陶庵梦忆 · 闰中秋》)。 一气呵成。九岁那年,祖父张汝霖领他去杭州故居。
张岱生性坦荡,他曾说自己“少为纨绔子弟, 适逢素喜骑鹿,人称“谪仙”的陈眉公。眉公听说张
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 岱善对,遂指着张家堂前的《李白骑鲸图》,念出上
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 联说:“太白骑鲸,采石江边捞夜月。”张岱信口对道:
好花鸟,兼以茶淫桔虐,书蠹诗魔。”将明中叶那种“人 “眉公跨鹿,钱圹县里打秋风。”眉公放声大笑,不恼
情以放荡为快,世风以侈靡相尚”之风,发挥得淋漓 反赞说 :“那得灵隽若此,吾小友也。”(《琅环文集 ·
尽致,荡气回肠。上海图书馆珍藏有一封张岱向金乳 自为墓志铭》)
生讨要花木的信,就是他“好花鸟”的一个剪影。 张岱性喜遨游,辽宁、河北、山东、安徽诸省 ;
金乳生何许人也?《陶庵梦忆》卷一有《金乳 泰山、齐云、武当、普陀诸山 ;南京、扬州、镇江、
生草花》一章,说他“弱质多病,早起,不盥不栉, 无锡、苏州、嘉兴诸地,都留有他的足迹,“大江以南,
蒲伏阶下……”看来是个曾入仕途却早已回归田园之 凡黄冠、剑客、缁衣、伶工,毕聚其庐”。至于水路,
人。金家只有“小轩三间”,花园也只有简陋的土壤、 无论是由杭州经大运河北上京城,抑或从海上前往舟
竹篱与街道相隔。不像张家的园林,浮舟烟水,亭台 山,那瑰玮的湖光山色,七彩的市井生活,缤纷的风
楼榭,曲院杉林,庄严威仪。但由于金乳生拥有培育 土人情,还有岚云丽日,渔舟唱晚……尽收眼底。平
花木的独门秘技,故他种植的“草木百余本”,不乏 素酝酿于胸的识见、典籍多在游历中得以丰富,得以
奇花异草,一年四季都有鲜花盛开,都有芳香袭人。 印证,胆识和文气也得到了空前的淬炼和提升。于是,
单春天就拥有莺粟、虞美人、山兰、素馨、决明,还 他将获得的五花八门的知识,洞明的不知凡几的社会
有芍药、西番莲、土萱、紫兰、山矾……张岱向他讨 镜像和不拘一格的鲜活细节化入《夜航船》的脉络,
要的老少年和剪秋纱,都是秋天开花的“善本”,富 使之在各个部类中涌动不息。
蕴清气,富蕴雅气。张岱在信中说 :“倘有奇本,不 在《夜航船》的序言里,张岱写有这样一个故事:
妨多惠几种”,语气平和,礼貌,客气。他十分欣赏 有一僧人和一读书人同时乘坐夜航船,读书人口若悬
自己的爱好,觉得生活本应五光十色,审美自是人间 河,夸夸其谈。僧人敬畏,拳足于船舱一侧而寝。后
至真,尽情赏玩大千世界的绚丽与辉煌,困了,乏了 来,读书人竟信口雌黄,不辨东西。僧人惊讶莫名,
时,置身霏霏烟雨下,幽寂花囿里,浮动暗香中,不 遂说 :“请问相公,澹台灭明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
知今夕是何夕,乃是人生最得意最甜蜜的事情。 读书人答说 :“是两个人。”僧人又问 :“那么尧舜是
一个人还是两个人?”读书人答说:“自然是一个人。”
二 僧人笑笑说 :“这般说来,且待小僧伸伸脚。”遂以伸
张氏宗族乃书香世家。张岱高祖、曾祖、祖父、 伸脚为由离开船舱。大言不惭的读书人也只好偃旗息
父亲皆擅长诗文,且多有著作问世,张天复著有《鸣 鼓了。故事并未如小说般铺陈大段的心理描写,只以
玉堂集》,张元汴有《不二斋文选》,张汝霖有《砎园 精短的对话,就让读书人中浪得虚名的“这一个”一
文集》,张耀芳“善歌诗,声出金石”。张汝霖对张岱 露无遗。小小的故事也就有了别样的光彩。
情有独钟,不仅在张岱孩提时就携他去大学者黄贞父 《夜航船》上至天文,下至地理,考古、政事、礼乐、
处受教,自己也不遗余力栽培。张岱说 :“余家三世 方术、外国、植物及社会状况、世情百态无不囊括于
积书三万余卷,大父诏余曰 :‘诸孙中惟尔好书,尔 中,整整 20 部,125 类,4000 余条目,还附有解释,
要看者,随意携去。’”张家既为张岱留下了丰裕的物 仅凭一人之力,便成就了这一维基百科式的杰作,实
质财富,也赐予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食粮, 令人心悦诚服,肃然起敬。
而从娃娃抓起的教育,尤使张岱的智力得以不同凡 张岱的散文,喜用梦忆、梦寻来回忆、记念风
响。六岁那年,正在玩耍的张岱遇见正在观画的舅父 土和故国,从而挑起了他创作的半边天地。在《陶庵
陶虎溪,陶指着画对张岱说 :“画里仙桃摘不下。”张 梦忆》《西湖梦寻》《琅环文集》中,许多记述晚明社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