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3 - 中国出入境观察2023年总第004期
P. 83
A A I I
着重要意义,应进一步 宽数据基础,优化评估方案 式,引进具有专业技术和情报分析研判特长的人才。
和评估模型,使“风险评估”更智能,切实发挥实战 要加强信息技术业务骨干培训,培育技术研发、整合
化作用。三是充分发挥智能预测功能。利用大数据、 数据、数据应用等方面的能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
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犯罪预测在国内外都有先例。中国 具有较强创新和应用能力的信息化人才队伍。
云从科技公司利用人脸识别及步态分析技术,可在人 (三)加大生物识别运用力度。近年来,我国在
群中发现可疑人员,该软件已在国内 50 多个城市使 出入境证件中加大了生物识别运用力度,推出了多种
用。移民管理机关可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充分 电子类证件。在出入境外国人方面,已在全国对外
整合已发生的出入境违法违规案件信息和情报信息, 开放口岸对入境我国的 14(含)至 70(含)周岁外
从中找出疑点和规律,实现同类案件自动串并预警, 国人留存指纹。应尽快将生物识别技术引入中国签证
加强针对性防范,提升打击的精度和力度。另一方面, 领域,在颁发签证过程中采集和存储生物特征信息数
可引入人脸识别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利用摄像头对客 据,推出中国生物识别签证,对于有效打击来华外国
流人群进行实时监控,第一时间发现可疑人员,及时 人的非法入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等违法犯罪具有
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苗头。 重要意义。
(四)智能辅助办案平台。近年来,出入境案件 (四)进一步规范数据管理使用。一方面,要完
数量持续增加且越趋复杂,建立智能辅助办案系统, 善数据应用法理依据。未来,指纹、人脸识别、声纹、
实现执法办案智能化已是大势所趋。事实上,智能辅 虹膜等人体生物识别信息或将广泛用于移民管理大
助办案系统已在政法工作领域实现突破 :上海高院开 数据、人工智能开发等领域,但现有法律未对移民管
发的“上海刑事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具备证据 理机关享有此项权力做出明确规定,且我国尚无针对
信息抓取、校验和逻辑分析能力,实现了类案推送、 个人信息保护的专门性法规。应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条
文书自动生成、办案人员知识索引等智能化辅助功 例,在法律层面授予移民管理机关合法存储、开发、
能,使办案效率和质量大大提高。移民管理机关可加 运用涉及旅客个人信息的权限,同时对使用行为进行
大对“智能边检”辅助办案系统的研发力度,让大数 严格限定,明确相关权利与义务,确保公民个人信息
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入执法办案各个环节,实现智 得到有力保护。另一方面,要提升信息安全防护能力。
能化审查、智能化提示、智能化监督的目标,向执法 制定严格的信息使用、管理、保护制度,规范信息数
办案智能化升级。 据采集、存储、流转、查询、备份、运用等风险环节,
防止信息被盗取、泄露、滥用、破坏。对于涉及公民
三、加快建设“智能边检”的工作思路及措 信息的敏感信息,要制定数据密级,明确使用传播范
施建议 围,确保数据安全。还要进一步完善信息安全防护体
(一)树立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要进一步加强 系,严防诸如“永恒之蓝”病毒等外部攻击威胁,以
观念引导,加大对新技术、新系统的普及和培训力度, 技术手段力保信息数据安全。
增进民警对新技术的认知和运用能力。要改变传统的 身处变革时代,移民管理机关要意识到在变中
手工作业和人海战术式勤务工作,建立智能勤务组织 求新、在变中求突破的紧迫性,紧跟部领导决策部署
模式 ;管控工作从被动防范向主动打击转变,建立信 要求,不断更新理念、创新机制,全力以赴推进移民
息数据主导勤务实战的管控新模式。还要进一步 宽 管理信息化智能化战略。同时也要深刻意识到,打造
思路,将前沿技术引入党建、队伍管理、后勤保障等 “智能边检”是一场意义深远的警务变革,必须牢固
工作。 树立大局意识,不断加强沟通协调和统筹规划,进一
(二)打造信息化人才队伍。要加大人才引进、 步消除信息壁垒,实现“资源、数据、应用”共享,
培养力度。调整优化公务员招考专业结构,有针对性 共同为智能化警务、智能化社会、智能化国家的建设
地倾向统计学、计算机、数据挖掘等专业毕业生,招 发展添砖加瓦!
揽更多科班人才。通过选调、招聘警务辅助人员等方 (作者单位 :拱北出入境边防检查站 )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