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3 - 中国出入境观察2020年总第021期
P. 63
| 探 索 T
障经费相对紧张、无法完全满足需求的情况,主动向 益与整体利益的有机统一。
地方党委政府汇报,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在政策、项 二是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边检职业文化的条件与保障,
目和资金上争取支持,完善配套长效保障制度机制。 规范民警职工行为方式的制度体系,包括规范边检工作和队伍
二是建立全周期装备保障模式。加强基础配置, 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
健全单警装备配置标准,明确各类装备配备项目、配 三是行为文化。行为文化是边检职业文化的具体体现,包
备类型、配备数量,真正发挥好单警装备保障作用。 括管理行为、执法行为、边检公共关系等。一线办证窗口民警
加强高端投入,把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手 接待服务对象、验证台民警验放旅客有一整套行为规范,这是
段,特别是机器人、无人机等前沿技术,摆到优先发 边检职业文化的体现。
展的战略位置,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形成战斗力。 四是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是边检职业文化的载体与基础,
三是建立边检职业待遇保障模式。应建立健全 是边检文化一切内涵的最直接最直观的表现者,包括建筑、服
以下 5 项机制 :经济待遇保障机制,除工资待遇外, 饰、装备等实物,以及警史馆、活动室、强警长廊等文化场所。
可综合民警日常工作表现,在执勤岗位津贴、非工作 (二)推进边检职业文化建设的对策措施
时间加班补贴等方面予以倾斜。执法维权保护机制, 一是建立精神载体。在传承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精神、“创
设立边检民警权益保障机构,维护民警执法权威,为 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等江苏精神的基础上,积极探索
民警创造敢于严格执法、秉公办事的良好职业环境。 总结边检价值理念、愿景目标、职业精神,找准每个单位、每
医疗保障机制,落实体检、重大疾病“绿色通道”等 个人的奋斗目标,激发民警的情感共鸣、同理之心。
制度,提升民警健康水平。民警休假休养制度,强制 二是建好活动载体。利用“五四”“七一”“十一”“警察节”
推行年休假并纳入年度政工绩效考核,统筹安排好民 等节日,组织开展各类主题活动,全面丰富民警文化生活,展
警年休假。关爱关怀救助制度,对因公牺牲民警家庭、 现新时代移民警官的良好形象。
因公负伤民警以及困难民警及时开展救助。 三是建好阵地载体。根据各单位条件,建立警史馆、荣誉
四是建立边检职业化警务保障模式。加快推进 陈列室、图书室、健身房、文化长廊(墙),营造高雅、激昂、
警保中心、警保队建设,明确总站级警保中心和站级 求知的工作氛围,增强集体荣誉感。
单位派驻警保队人员编制、职能定位、架构组成、管 四是建好典型载体。注重挖掘培树重大典型,既要在遂行
理关系、经费保障等。探索推进智慧、暖心、专业、 重大行动中发现先进,也要在基层一线岗位上挖掘典型 ;既要
精致、清廉、联盟“六型”警保建设,在“衣食住行 精心培育、逐级助推新典型,也要深加工、精包装老典型,真
医”等方面为民警职工办实事、解难题,推动建立“民 正通过典型以点带面,影响带动工作普遍提升。
警有困难找组织”的保障格局。 五是建好舆论载体。紧跟自媒体发展趋势,加强与地方融
媒体合作,建强内外舆论宣传平台,建立总站级新媒体中心,
六、培育边检先进职业文化 开通边检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发出边检声音,讲好边检故事,
边检职业文化是边检职业发展过程中,在民警职 提升边检美誉度。
工群体中形成的,带有边检独特风格的道德规范、文 (作者单位 :江苏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
明礼仪、价值观念、行为准则、评价体系等综合体现。
(一)边检职业文化的基本内涵 警旗在我心中 □ 图 / 柴清全
一是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边检职业文化的灵
魂与核心,包括 :信仰认同,把增强政治信仰作为精
神文化的核心内容,不断增强对国体政体的认同、对
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同、
对传统文化的认同。职业认同,强化对边检事业的认
同、对边检职业的认同、对警察身份的认同。团队认
同,为共同事业奋斗,为共同目标打拼,实现个体利
2020 年第 09 期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