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2 - 中国出入境观察2023年总第009期
P. 92
传
UA
窑洞门前的窑壁上挂着蒜瓣和辣椒,院墙上挂着噙头、
铁锨、锄头、木犁等农具,看上去很陈旧 ;还有一把
铡刀,铡蹾都朽了,想必都是路遥曾经使用过的。
走进他曾经住的窑洞,贫 简陋一览无余。目
睹眼前的破旧窑洞和窑洞的旧物,我心中感慨不已。
有人说苦难成就了路遥,苦难是能锤炼人的意志,
但苦难绝不是好事。在我的人生经历中,目睹过苦
难酿成的许多悲剧,因此,我不喜欢苦难,我诅咒
苦难,我想路遥也不会喜欢苦难的。
小曹领我们来到左边的院子,院子很宽敞,种
植着花草。小曹告诉我这是路遥邻家的院子,人都搬
访路遥故居 走了,政府把空院子买下了,几个窑洞都做了展览室。
走进右边的窑洞,玻璃柜展览着路遥发表作品的刊
□ 文 / 贺绪林
物。其中一本《当代》看着十分眼熟,仔细一看,是
1982 年第五期《当代》,这期《当代》刊发着路遥的
中篇小说《在困难的日子里》,我曾经也有过这期《当
车出梁家河,距路遥故居只有十几分钟车程,虽说时间已 代》,后来搬家,不知怎么弄丢了,很是遗憾。
晚,但无论如何也要走一趟。好在同行文友范墩子的朋友曹江 窑壁上挂着路遥不同时期的照片,看着这些照
恰好在那里做管理工作,墩子当即与小曹联系,小曹说我们来 片,勾起了我心灵深处的记忆……
一趟不容易,他等我们。 路遥生前,我曾与他有几次交集。最初认识他
大喜过望!拐了几个弯,就看见贾平凹先生书写的“路遥 是在一本杂志上。那是一本 1981 年元月号《延河》
故居”四个大字刷在一面山体上,大家说 :“快到了!” 杂志。那期杂志是陕西青年作家小说专号。路遥的短
公路随着一条小河曲折蜿蜒,河水潺潺东流,水上漂着 篇小说《姐姐》发在二条,篇头刊有路遥的照片和简
一群大白鹅,令人有身临江南水乡的错觉。贪看了窗外的风 介。是年的路遥很年轻,也还不大出名。我那时也刚
景,车子开过了头,前方的路弯弯曲曲,不见路遥故居。司 捉笔涂鸦,十分关注陕西作家的作品,因此把那本杂
机发现不对头,停住车。墩子又联系小曹,小曹问我们在哪里, 志读得十分认真仔细。路遥这个名字很特别,《姐姐》
墩子说了大概位置,小曹说过头了,让掉头返回,路边有指 这篇小说写得也很不错,因此,他的名字和作品在我
示牌,他在门前等我们。掉头返回,大家都隔窗搜寻路边的 心中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指示牌,果然看到指示牌。下得车来,一道铁栅栏门横在面前, 此后,又读了不少路遥的作品,诸如《惊心动
铁将军把着门,却不见小曹,正在着急,小曹满头大汗跑了来。 魄的一幕》《在困难的日子里》《黄叶在秋风中飘落》
此时到了下班时间,铁栅栏门上了锁,小曹打开门,路遥故 等。《人生》发表后,我一连读了好几遍,这部力透
居就在坡坎之上。坡坎很陡,块石铺道,凸凹不平。大家合 纸背的作品深深地震撼了我,我在心底里为路遥鼓掌
力推我的轮椅,上了坡坎,抬眼就看见路遥的雕像矗立在院 叫好。尽管那时我刚涉足文坛,可完全感觉得出《人
中——路遥一手插在裤兜,一手拿烟,头颅高扬,目视苍穹。 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作品。“路遥”这个名字将
雕像十分神似,路遥生前嗜烟如命,且志存高远,雕像很好 因成功地塑造出“高加林”这个人物而不朽。
地抓住了路遥的特点。 真正见到路遥是在 1985 年之秋。那年 9 月份省
路遥出生于清涧县石咀驿镇王家堡村,原名王卫国,路遥 文联召开首届“陕西省青年文艺创作座谈会”,我有
是笔名,7 岁时过继给远在百里外的延川县城关乡郭家沟村的大 幸参加了那个会议。在会上我见到了路遥。是年,路
伯王玉德(不清楚他的大伯是怎么来这里的)。他的青少年都是 遥已经是省作协副主席,名气很大。他中等身材,身
在这里度过的。路遥家仅有两个窑洞,院子不大,左侧有一盘石磨, 体很壮实,乡音未改,鼻音很重。会议期间,我多次
90